营销不过六个字.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销不过六个字

* 这么做以后,得到的第一个反应,绝大多数都是:啥玩意哟,太贵了嘛! 于是,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示范区一开,一堆堆人来了,来看看到底啥东西要卖恁个贵!一看,东西确实不一样,这贵也是有道理的,但3000是不是还是贵了点? 15天后,隆鑫玫瑰湾均价2780元/平米开盘,上午不够卖,下午再加推,当日被抢购330多套。 事实证明,办法不错。但请注意,我们说的是“估计3000元/平米以上”。也就是说,你之前抛出的虚拟价格一定要是非官方的,这很关键。可以是销售人员的估计,也可以开发商内部员工的估计,也可以是媒体的估计,也可以是某个专业人士的估计。 * 而“超低价”炒作则要慎之又慎。 事前超低价的放风,只是为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人气营造确实达到较高程度后,再适当拉高真实的销售价格,这是可以的。但若拉高太多,势必引起客户的反感,就算客户最终仍觉得合算,但会因为有受欺骗的感觉,而可能让现场失控。 案例:力帆汽车”论斤卖“,重庆力帆动力城 超低价炒作的前提是,这个项目确实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且价格定位的确也较低。首期通过这种方式营建人气,后期再逐步拉高价格。这是可以的。只不过超低价炒作比超高价炒作更难驾御,所以需慎重。 * 而至于最外围的市场环境,这也一定是影响客户价格预期重要的因素。 市场环境越火爆,当然越会推高客户的价格预期;市场环境越低迷,当然越会拉低客户的价格预期。 放在最外边不是说重要性最小,是因为这个因素,将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 但这个因素,却又是最不能为某个项目,某个企业所左右的。 * 价格心理势能=客户价格预期-实际销售价格 前面几个方面讲的都是如何提升客户价格预期,要把握好价格心理势能,就不得不再谈谈定价。 关于定价,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一为制订营销策略前的目标定价,一为开盘前的执行定价。 目标定价,是营销策略量化管理评估不可缺少的前提。为营建正向的价格心理势能,就必须得通过各种手段让客户的价格预期高于目标定价。 前面讲了从哪些方面提升客户价格预期,但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要采用,则取决于目标定价的高低。而目标定价的高低又取决于项目定位的高低。 * 目标定价一旦确定,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将客户价格预期提升至高于目标定价的水平。 为令我们的营销策略是确定有效,我们在营销策略制订后,反复问自己:这样做了以后,确定能将客户价格预期提升至高于目标定价的水平吗? 而至于最终执行定价,其最重要的考量,则并不一定是目标定价。因为,那时大多数的前期工作已完成,是否确已达成客户价格预格提升目标,已然无法改变。 所以,务实的做法是,认真评估前期营销效果,并认真分析前期客户的反馈,且根据前期客户积累数量与推货量的比值,最终制订出有把握形成良好销售的执行价值。 明知已不可为的目标定价,仍要坚持显然是愚蠢的。 * 综上所述,我把一个优秀的房地产营销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归结如下: 1、项目定位及产品策划能力 2、客户体验规划和执行能力 3、客户判断和把握能力(定价能力) 4、说什么和怎么说的能力 5、项目人气营造和把握能力 6、产品附加值规划和执行能力 7、品牌塑造规划和执行管理能力 *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今天讲的主体内容。 营销不过六个字,哪六个字? 价格心理势能 我们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提升客户价格心理势能? 首先是客户体验,这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然后是差异化和稀缺性的提示,再后是人气的营造,以及优势服务提示和价格炒作。 当然,还不能忘了企业品牌的塑造。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非某单一项目能够完成的使命。 * END! * 客户体验营造好之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很显然,再完善的体验区,带给客户的认知也不可能是真正完整而深刻的。 很显然,再完善的体验区,如无客户亲临也是枉然。 这就涉及如何通过前期推广和现场销讲,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客户认知的问题,涉及如何吸引更多客户亲临现场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也是处于影响客户价格心理预期之核心第二层和第四层的问题。 我们先谈差异化与稀缺性。 * 一直以来,我认为广告只有两个作用,一为提示差异化和稀缺性(注意是提示而非灌输),一为引起关注,吸引到访。 除售前广告外,提示差异化和稀缺性的另一重要渠道是售中销讲。 因此,广告诉求的核心,理应集中在差异化和稀缺性上。而足够的差异化和稀缺性,也是有效吸引客户到访的重要理由。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广告诉求切忌面面俱到,放在醒目位置的最好就那么两三个突出的差异化和稀缺性属性。 * 差异化和稀缺性,还应根据泛竞争和局部竞争的不同需要,分别进行思考。 对于区域和环境优势已为客户充分认知的,应侧重于局部竞争的需要来思考,也就是侧重于讲产品自身的优势。 而对于规模优势明显,且区域和环境优势未被客户充分认知的项目,则更应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