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古镇

中山古镇 简介:  中山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56公里,重庆市中区96公里,东距綦江县城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市区120公里。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28亩,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为265米——1442米起伏;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260至300天;镇域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 中山古镇历来是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贵州、綦江、合江等地的产品物 ?? 中山古镇 资大都集中于此交易。山货靠水上外运,大米、食盐及其它生活用品从水路运到该镇后,再由马帮运到合江、贵州等地进行交易。   古镇历史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7年,明朝设有清溪县;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 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原名龙洞场,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8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重庆市旅游局评为“十大名镇项目”、“十大生态旅游项目”、“十大乡村旅游项目”之一。历史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黄金周”假期的推行,各地的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异常火爆,仅以龙岩市为例,历年“5.1”黄金周就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6%,实现旅游总收入2.3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8%;新罗、永定、上杭、连城、长汀等地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涌入观光览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但是,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武平县旅游业发展还处于零敲碎打的起步阶段,这与周边兄弟县份旅游市场的热闹场面形成极大反差,也与武平县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二位,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的县情特征极不相称。随着全县综合实力日益提升,知名度不断提高,群众 ?? 中山古镇 对拥有自己本土“风景区”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主打梁野山“生态牌”的同时,打响中山古镇“文化牌”,对培育武平县旅游产业,将相映成趣、相益得彰。通过对中山古镇的挖掘、恢复、保护、开发和培育,使中山古镇成为闽西的一个精品景观,成为社会各界认识武平、了解武平、欣赏武平的一个亮丽窗口,这对改善武平形象,改善武平投资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资源条件   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千年古镇史。   中山是唐宋时代武平的场治、县治所在地,素有“小京城”之称。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后,在武平境内设武平、南安二镇,中山为武平镇治所在地。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并南安、武平二镇为武平场,这里为场治所在地。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场为县,最初县城也设在这里。中山地处闽粤赣边,地理位置显要,为“全汀门户”,为防御广赣“两寇”作乱,明洪武二十四年(1381年),在此设武平守御千户所,驻军1000多人,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在此任职驻守 ?? 中山古镇 。1645年,清军长驱直入,连下连城、上杭各城,所在县官吏望风而降,惟武所中山军民踞城抗清,矢志不降,与清军拼死血战。1646年9月,历经一年多攻防血战后,中山城终于陷落,惨遭血洗屠城,当时情景可谓哀鸣遍野,血流成河,死难者不下万人,现珍藏于武平县博物馆的“万人缘之坟墓”碑,成为那段悲烈历史的铁证。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入中山开展革命实践,并与红六军在中山城郊胜利会师,一举横扫驻守城里的吴德隆匪部。武平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更加风起云涌,武平苏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全国罕见的典型客家“百姓镇”和“客家方言孤岛”——“军家话”。   客家民系自中原辗转迁徙至南方后,大都聚族而居,村落居民多属同宗。然而在中山古城这人不逾万、户不盈千、方圆不过二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居民却有102姓之多,在全国客家村落实属罕见姓氏奇观。主要成因是:这个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千年古镇,为客家民系自中原辗转南迁中转站之一;又由于地理位置显要,为三省结合部风云际会之地,历经驻军和战乱,最终形成五湖四海、兼容并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80019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