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甲骨文斧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释甲骨文斧枲.doc

释甲骨文“斧枲” ——兼论殷商大麻栽培技术 (首发) 张军涛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合集》24440中有“二月父”一语,以往“”字不识,影响了对刻辞的理解。其实,“父”即“斧枲”,有以斧收割雄麻之义。大麻是商代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与收割粟、麦、稻等农作物所使用的镰刀等工具不同,收割大麻需用斧。殷历“二月”即夏历六月,此时收割雄麻合于传统农时。通过对“二月斧枲”一语的考释,使我们得以了解殷商时期大麻栽培技术、农时和月令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斧枲;大麻;农时;甲骨文 《合集》24440作为牛肩胛骨的上部,其上刻辞较为特别。其释文如下: 月一正曰食麦。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二月父。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合集》24440上没有钻凿,不是卜骨。该记事刻辞所记录的六十甲子并不完整,或缺刻文字,或部分文字缺刻笔画。乙酉缺刻“乙”字、癸亥缺刻“亥”字,癸未和甲申之间缺刻一字,究竟是缺刻“未”字还是“甲”字较难确定;部分字缺刻笔画者,如食、丙、丁、戊、庚、辛、壬、辰、巳、酉、戌、亥等字缺刻横划。 图一 《合集》24440 “二月父”之,收入《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之《字形总表》,编号为1515,《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从之。之前,“字不可识,其义不详。”其实,可厘定为,乃“枲”的本字。字左部所从“”实乃“糸”字。甲骨文中“糸”字一般作如下形: 表1 甲骨文“糸”字形表 剪字 摹写 著录号 《合集》335 《合集》15121 《合集》21306甲 “糸”不仅有上举的三形,还有其它写法,甲骨文中“”有六类不同的写法,现将“”字形展示如下: 表2 甲骨文“”字形表 类别 剪字 摹写 著录号 类别 剪字 摹写 著录号 A 《合集》6819 D 《合集》20091 《合集》6771正 《合集》3358 B 《合集》8084 E 《合集》20090 C 《合集》4550正甲 F 《合集》22274 《合集》4548 《合集》4551 上表中“”字D类所从的“糸”与“”所从的“”写法一致,故“”所从的“”就是“糸”。甲骨文“糸”字,罗振玉云:“《说文解字》糸古文作。此与许书篆文合。象束余之绪,或在上端或在下端,无定形。”李孝定认为:“《说文》‘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读若覛古文糸。’契文或同古文或同篆文,所以从形或在上端或两端俱有,未见但在下端者,与篆文微异。罗氏释糸是也。”是“糸”字,“糸”乃麻丝之形,故也即麻丝之形。字右部为“禾”,无异议。禾,《甲骨文字典》:“象禾苗之形,上象禾穗与叶,下象茎与根”;《说文解字》:“禾,嘉谷也”。故可厘定为“”,从糸从禾,会意字,义即能产丝麻之禾。因此,即“枲”字。 甲骨文及金文中都有“父”字,甲骨文、金文“父”字形如下: 表3 甲骨文、金文“父”字形对照表 甲骨文 金文 剪字 著录号 《合集》1659 《合集》2156正 Y06.3142 田父甲簋 Y14.8717 丙父癸爵 父字在甲骨文、金文字形相近,手石斧状义手持石斧劳动当“父”的“持斧”本义消失后,加“斤”另造“斧”代替。“父”是古人对从事劳动的男子的尊称,金文作,乃斧之初字,石器时代男子持石斧(原注即石斧之象形)以事操作,故孳乳为父母之父”。《甲骨文字典》:“卜辞中生父及父辈皆称父”。 由以上分析可知,“父”即“斧枲”。枲是大麻的雄株。所以,“父”义为用斧砍伐大麻的雄株。 大麻是桑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火麻、汉麻、线麻等。我国是大麻的原产地之一,也是最早驯化和栽培利用大麻的国家之一。在棉花引进,还未大面积种植之前,大麻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纺织原料,枲(大麻的雄株)纤维细柔,是织布、制绳、作线的优质材料。农史学家万国鼎先生说:“大麻是古代的重要纤维,所以古代丝麻并称。上古中原的布几乎全是用大麻织成的。” 商代甲骨文是系统、成熟的文字。商王朝政治中心区域在中原地区,则其文字所反映的应是当时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那么,作为能产丝麻之禾,应是商代中原地区已经广泛种植的麻类作物。游修龄认为:“中国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即已出土纺织工具,其原料无非大麻、苎麻及葛。后二者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当以大麻为主”。大麻在我国古代曾列入“五谷”之一,古人曾把大麻籽作物粮食,同时,大麻又是古代最主要的纺织原料。在商代,大麻的籽实是粮食之一,大麻纤维是最主要的纺织原料,因此,大麻的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