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子十二乐坊案例分析
女子十二乐坊案例分析
女子十二乐坊案例分析
2008-11-23 21:11
郭涛
一、项目简介
女子十二乐坊(以下简称乐坊)成立于2001年6月,2004年6月正式登记注册,是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星碟公司”)旗下的独立法人。该乐坊成员全部是年轻女艺员,取名“十二”,是因为十二在中国哲学里代表着完满。乐坊由13个民乐演奏成员组成,她们的专长有中国各种古老的乐器,包括古筝、琵琶、二胡、扬琴、竹笛等,还有鲜为人知的独弦琴、吐良、锯齿琴等。乐坊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表演团体,其主旨是以舞台演出的形式大力推广由乐坊演奏录制、世纪星碟公司出品的音乐碟片,同时也策划、参与一些商业性演出。这种既演出又通过演出促销音乐碟片的经营模式,使乐坊的演出和碟片销售相得益彰,提升了乐坊在国内外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乐坊是中国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2003年7月,乐坊首张专辑《奇迹》在日本上市发行,当日售出一万张,两个月内突破100万张,12月荣获“日本2003年唱片大奖”。2004年2月,获日本2003年度18届“海外杰出艺人奖”。2004年3月,第二张专辑《辉煌》在日本上市发行,夺得当年日本唱片工业协会第18届“金碟奖”的年度最佳海外艺人大奖,2005年1月荣登日本唱片公信榜第6位,并于3月再次蝉联第19届年度最佳海外艺人大奖。2004年8月17日,专辑《东方动力》在美国全线上市,当天便在沃尔玛等全美最大的超市销售一空;2004年8月23日,荣登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国际类唱片销量排行榜冠军,曾两次被“格莱美”国际音乐大奖提名。迄今为止,乐坊已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等地区演出几百场,仅2004年就演出58场,观众达15万人次;在北美、亚洲等地区累计发行销售唱片500多万张,销售产值约合人民币10亿元。目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的音乐专辑有《圣诞》《辉煌》(日本版)《专辑1》(日本版)《奇迹》(日本版)《东方动力》(美国版)《敦煌》《美丽的能量——女子十二乐坊五周年经典珍藏系列专辑》(《中国篇》《日本篇》《欧美篇》《创作篇》)《回忆的青春——王洛宾音乐作品专辑》等。
二、公司运作简介
女子十二乐坊的设立主体——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活跃于中国流行乐坛的文化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探索并推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挖掘和培养国内具有潜质的音乐人才,先后发现、培养的歌手包括罗琦、指南针乐队、洛宾,江珊、陈琳、陈红、东方二重唱、廖百威、傅野、豹妹、冯敏、刘海波、梁剑锋等。其法定代表人王晓京是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1989年3月,王晓京帮助崔健完成了首次个人专场演唱会;1990年,他与崔健共同策划、实施了为赞助1990年北京亚运会而举行的全国巡回演出,从而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位音乐经纪人”。
三、项目背景
(一)中国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及当代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中国,由于历史、社会、音乐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民乐并不具有很广泛的受众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强烈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然而,与流行音乐相比,民乐的欣赏需要一定的音乐基础与知识准备;与其他艺术品种相比,民乐缺少变化创新和多媒介的现代表现手段,与现代人特别是主流消费群体——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和习惯不相契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民乐在大众文化中的普及和推广,因而民族音乐呼唤着审美形式的现代转换。只有结合当代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对民族音乐的内容与形式进行适当的发展创新,使民乐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富有清新的时代气息,既不失传统的根基又融入时尚的元素,使民乐演出不仅“好听”而且“好看”,才能使民乐重新赢得当代人的喜爱,从而促进更大的市场消费需求。
(二)市场需求与政策导向
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艺术获得了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同时,国家实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也为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音乐在海外的影响十分有限。民族音乐在海外的演出不但数量很少,而且一般都是随歌舞节目组台演出,举办民族音乐专场演出如凤毛麟角,即便是音乐专场演出也都是作为文化交流项目而非商业性演出。在乐坊之前,还没有以民族音乐专场进行海外商业演出的成功先例,因此,从国内外的音乐市场来看,对乐坊的演出需求,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项目策划
(一)创新与突破:对中国传统民乐的现代、时尚改造
中国民乐旋律性强,但传统的民乐演出,在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