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2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利用天禄阁的政府藏书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东汉明帝时期由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术志的先例亦称《中经新簿》)因此,从内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经、子、史、集。可见荀勖是在郑默《中经》的基础上,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并由此开创了我国图书四分法的源头。
东晋初年,典籍混乱,著作郎李充就西晋荀勖《晋中经簿》加以校核,“发现西晋《中经新簿》著录藏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东晋仅存三千零一十四卷,仅十分之一左右,于是重编《晋元帝书目》,仍以甲、乙、丙、丁分四部。但乙、丙相当于荀勖的丙、乙,充改四部内容为甲部经籍,乙部史记,丙部诸子,丁部文集,其乙、丙相当于荀勖的丙、乙,也就是说史书升到第二位乙部,而子书降到第三位丙部。从此以后四部的格局基本确定。但那时还不叫经、史、子、集,而叫甲、乙、丙、丁。”“此以经史子集为次序的分类法就从此一定而不可移,‘秘阁以为永制’,‘自而因循,无所变革’。”
四部分类法在它产生以后多数官修书目普遍采用。据《七录序》附《古今书最》、《隋书·经籍志·簿录篇》,南朝四部目录有:
《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谢灵运编。
《宋元徽元年秘阁四部目录》,王俭编。
《齐永明元年秘阁四部目录》,王亮编。
《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秘阁四部目录》,刘孝标编。
《梁天监六年四部目录》,殷钧编。
《梁东宫四部目录》,刘遵编。
《陈天嘉六年四部目录》。
《陈德教殿四部目录》。
隋朝四部目录有:
《四部目录》。
《开皇四年四部目录》。
《开皇八年四部目录》。
《香厨四部目录》。
《隋大业正御目录》。
由此可见,四分法确立后在当时及对后世的广泛影响。
四分法确立后虽然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四部目录但完整保存下来的却很少。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是一部萧绎自著或命人代撰的书之目录,亦分甲、乙、丙、丁四部,这大概是现存最早的四部目录。
四分法正统地位的确立
虽然四分法在它产生后被多数官修目录普遍采用,但也有一些学者继续在探寻新的分类法。但始终没有另辟蹊径。唐朝初年官修的《隋书·经籍志》它总结了从《七略》到《七录》的分类发展史,直接以经、史、子、集代替了甲、乙、丙、丁的 称号,以经、史、子、集为部称的四部在图书分类体系中的主导地《隋书·经籍志》·经籍志》为四部之书之存于世最古者。
《隋书·经籍志》在编撰之时,参考了汉代以来的目录,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目录。在荀氏《新簿》的分类基础上,。根据隋代存留的国家藏书“今考见存”,正式将群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图书分类领域由此开始了以四部分类法为正统的新阶段。全书共分四大类,其下又共有四十小类,其中经部十类,史部十三类,子部十四类,集部三类,另附道经、佛经与四部之后。儒学文献包括经部十类和子部儒家类。《隋书·经籍志》经部: 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小学 《隋书·经籍志“班固列六艺为九种,或以纬书解经,为十种。”)
史部: 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 谱系、簿录《隋书·经籍志子部: 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隋书·经籍志集部: 楚辞、别集、总集《隋书·经籍志道经经戒、饵服、房中、符
《隋书·经籍志》除了确立四部分类法之外,还呈现出新的变化。其著书,不在仅仅局限于著录现存的隋代藏书。它以著录当时现实藏书为纲,同时通过在书目后作注的方式,反映出东汉以来,同类书籍的留存情况。这样把前代的典籍著录状况也反映了出来,故而具有双重意义,这是《隋书·经籍志》与其它目录不同的地方。《隋书·经籍志》《汉书·艺文志》这些都可以证明其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比较,在经部增加了纬书;史部也是新增;子部十四类是合《汉书·艺文志》数略而成,其类目是合并、简缩《汉书·艺文志》而来;集部三类也是新增而来。《隋书·经籍志》继承了《汉志》的优良传统,除了与《汉书·艺文志》的类目相同而依《汉志》叙述其事,其新开类目的大序、小序,都是至学术源头说起而至于隋无异于各类学术的发展、演变史,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隋书·经籍志》《隋书·经籍志
唐以后无论史志、官簿、私人藏书目录都沿用这一分类法,如《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等。《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次官修目录,也是目录著作的集大成者。 经部 10 类: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史部 15 类: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子部 14 类: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 谱录、杂家、类书、小说、释家、道家。集部 5 类:楚辞、别集、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九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务(一)(2011年新版).doc
- 第十二章图形图象与多媒体.doc
- 第十二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doc.doc
- 第十五章 相对论简介 章末测试(人教版选修3-4).doc
-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教学设计.doc
- 第十单元第二十三讲.ppt.Convertor.doc
- 第十单元课后练习1.doc
-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
- 第十章 社会互动.doc
- 第十章答案解析doc.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