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2016太原二模语文试题全Word版太原市2016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语文解析.doc

精校版2016太原二模语文试题全Word版太原市2016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语文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原市2016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并不重要。 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B.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C.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D.《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B.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C.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D.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士”,文中是指善于自处、不求闻达之士,即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有时也指等待分配职位的未仕之人。 B.“孤”,这里指幼而丧父。古代常用“鳏寡孤独这一词语,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独。 C.“秀才”,义指才之秀者。原是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这里是指科举制中经过院试而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 D.“足下”属于称呼对方的敬辞,多用于朋友、同辈之间,古时也用于对上,而燕太子称荆轲为足下则是谦虚的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接自幼丧父,,乡亲们称赞王氏有个好儿子,河东太守刘原听说此事后也感到好奇。 B.冯收认为王接伟异俊秀,居丧期间竭尽礼数,学习过目不忘,义理能触类旁通,具备了经世致用的高明谋略,所以特地向刘原推荐。 C.王接博览群书,常有与众不同的见解。生性简朴直率,不仿学世俗节操,乡里大族很多人都不喜欢他,只有裴頠对他表示敬重。 D.荡阴之战,百官奔逃,只有嵇绍御寇,被乱兵杀害,王接提议对嵇绍加以褒赏,以示榜样,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接薄佑,少孤而无兄弟,母老疾笃,故无心为吏。(5分)                                     (2)是岁,三王义举,惠帝复阼,以国有大庆,天下秀才一皆不试,接以为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卖花声·悟世 【元】乔吉 双调·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元】薛昂夫 8.第—首曲“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在全曲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