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_炼字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颔联中哪两个字用的好?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 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1.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词中往往只是一个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主语的名词以生动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例: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2.形容词 我国古代诗词中的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在句首与句末的运用。 隔叶黄鹂空好音 总结概括 炼字 3.特殊词 在诗词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因此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乎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其作用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准备好《名师伴你行》、笔、练习本、积累本等学习用品。 2、小组长检查组员作文优美语段的背诵情况。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典型例题分析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的走了,还频频回头,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步骤一)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步骤二)“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步骤三)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3.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铿然”是坚实有力的样子,(一)诗人最爱手杖击打在山路石头上坚实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二)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表现了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三)(2分)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语言风格题的思考方法 对点演练 强技提能 专题十一 考点透析 明法悟道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 轻风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