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教

落日的余辉 清朝的文教 杨振伟 学习提纲 文教政策 一、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二、广兴学校,严定学规 三、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西学东渐 清朝文教政策的总体特点 崇尚儒学,推崇经术 笼络士人,加强汉族知识分子的控制 实行文化专制,加强思想控制 由相对开放到逐步走向僵化,固步自封 编辑书籍,对传统文化进行历史性总结 轻视科技的发展 一、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表现 顺治帝遣官祭孔,封孔子65代孙孔允植为衔圣公,兼太子傅 康熙帝多次到山东曲阜祭孔,称孔子为“万世师表” 乾隆多次到山东曲阜祭孔 康熙说朱熹的文章全是“天地正气,宇宙大道” 科举考试中,以朱熹对四书五经的解释为标准 一、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原因 儒家经术,特别是朱熹的理学强调了人们要“存天理,灭人欲”,把三纲五常当做社会道德的最高标准。 统治者利用儒家经术和程朱理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儒家学说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历史惯性作用。 二、广兴学校,严定学规 清初沿袭明制,至中央和地方广泛设立学校。 三、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清政府采用开科取士和编辑书籍,笼络士人。 康熙、乾隆年间,清政府曾组织学者编著大型书籍,如康熙时《明史》、《康熙字典》,乾隆时《清朝通志》、《四库全书》 康熙朝博学鸿词科开设,网络了一大批硕彦奇才。 知识链接—博学鸿词科 博学鸿词科   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唐开元年间始设,以考拔能文之士。宋神宗后,因考试重经义、策论,考生语文水平降低,朝廷甚感起草诏、诰、章、表等应用文书乏人。遂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置此科。清代康熙与乾隆时曾两次举试,不论已仕未仕,皆可应考。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得人颇多,甚有影响。因乾隆名弘历,“鸿”本作“宏”,故改为博学鸿词。   博学鸿词科,制科之一。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它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凡是督抚推荐的,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 知识链接—博学鸿词科 清朝一共在北京举行过两次。清初康熙十七年,为了笼络明末隐居的知识分子,举行博学鸿词科令在京官员在外督抚及学政,推荐举行兼优文词卓越的人,不论有无官职,是否秀才,一律到京考试,结果全国推荐一百四十三人,考取十五人。   雍正末年,下诏举行博学鸿词科。令各省督抚推荐,但未及举行考试雍正就死了。清乾隆元年(1735)才在京考试,各省推荐的一百七十六人,取十五人,次年又举行,取四人。吴敬梓三十六岁(1735)安徽巡抚推荐他去应考,就是这一次。这次距上次已五十多年,当时读书人都认为是难得的机会,最光荣的事情,可是吴敬梓却断然拒绝,这也说明他和当时科举制度绝不妥协的态度。 三、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清政府采取文化高压政策,进行严厉的钳制和残酷的镇压。 严禁立盟结社。 销毁书籍。乾隆三十八年到四十七年之间,先后焚书24次,烧毁书籍538种,13862部。 大兴文字狱。庄廷龙《明史》案、査嗣庭的试题案、吕留良案、 知识链接—文字狱 文字狱产生的原因: 清先世曾臣服于明朝,受官袭爵,闻命即从。入主中原之后,清廷对此段史事讳莫如深,因此,不仅将旧有史籍刊削、禁毁,而且对凡继续编写乃至收藏者,则以“大逆”之罪滥加诛戮。 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汉族士大夫眷恋故明,宣扬“夷夏之防”一类思想,对巩固清廷统治极为不利。为了强化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对反清思想就势必要用暴力加以打击。 康雍之际,清皇族中权力斗争空前激化,史称夺嫡之争。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已得的胜利,除杀戮夺嫡诸王外,不惜借助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 知识链接—文字狱 产生的影响: 清代前期文字狱的冤滥,遏制言论,禁锢思想,造成了“万马齐喑”的严重历史后果。 它极大地桎梏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助长了阿谀奉承、诬告陷害之风,是历史发展中的浊流。 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封建专制制度。 严重的阻碍了中国的社会的发展,使很多文人不敢过问政治。 知识链接—吕留良案 留良是在死后49年时,即清雍正十年(1732年),受湖南儒生曾静反清一案牵连,被雍正皇帝钦定为“大逆”罪名,惨遭开棺戮尸枭示之刑,其子孙、亲戚、弟子广受株连,无一幸免,铸成清代震惊全国的文字冤狱。吕氏的民族节慨与反清复明思想,多见于其著作《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吟稿》等。他的反清思想表现为激烈行动的,清康熙五年(1666年)拒不应试,被革除诸生,当时朝野为之震惊。尔后,康熙十七年、十九年,两次不应“征辟”、决意出家为僧、遁迹吴兴县妙山,筑风雨庵著书、讲学,所著诗词文章多有“谤议及于皇考”言论。这一时期,可以看出持异端的知识分子还是有一定生存“自由度”的。雍正 西学东渐 一、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 二、主要表现及人物 三、对中国的影响

文档评论(0)

dream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