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业街火灾防护.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商业街火灾防护.doc

地下商业街的火灾防护 黄 钊 (万州消防支队,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在阐述地下商业街火灾发生的特点、过程、危害和破坏机理,分析当前地下商业街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地下商业街火灾防护的措施和消防应急方案流程图,对其他地下公共建筑的火灾防护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商业;地下街;消防 中图分类号:TU2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35(2002)06-0112-06 引言 地下商业街是指修建在城市繁华商业区域人流集散地之下的街道,为城市居民提供地下人行道,并在其一侧或两侧开设商店和布置各种服务设施的地下建筑空间,简称地下街。 地下商业街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地下商业街是由地下铁道的人行道或人行过街地道扩建而成。地下街一般建在市中心的闹市区,可以弥补中心区步行交通空间的不足,确保寒冷地区雨雪天气影响步行环境,便利地下铁道乘客换乘,在战时还能起防空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大规模修建地下工程,其中绝大部分为人民防空工程;到了70年代,我国又提出了平战结合的方针,把已建的人民防空工程转为平时利用。据统计,我国目前地下建筑的层数逐步从单层发展为多层,最多达到地下11层,建筑规模也从最初的几百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几万平方米,甚至几十万平方米,使用性质也从原来的功能单一的商业用房发展到集商贸、旅馆、游艺、餐饮、停车等,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地下商业街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 随着地下商业街的广泛利用和不断兴建,在防火安全上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如内部装修复杂、讲究;有些地下街使用钙塑板等高分子材料吊顶,墙面采用可燃材料作为贴面,一旦发生火灾,对扑救和安全疏散十分不利;还有一些大面积的地下街,常常是综合利用,上下层连通,无防火分隔,火灾隐患多,很不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包括某些单位的领导在内的很多人,对地下街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设计上考虑消防设施不多,投入使用后,在消防管理上也缺乏有力的组织和预防措施,万一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案例:江西南昌市福山地下贸易中心共有3层,总建筑面积7827.5 m2,第1层既是人行过道又是商场,第2层开设旅舍、饭店等,第3层为青年宫娱乐场,为典型的地下商业街布局。1988年9月15日0时40分,该贸易中心因柜台内的可燃物引起特大火灾,大火延烧了17个多小时才被扑灭,造成地下商业街中心线长约260m,宽6m,共1560m2面积的环形主干道及68户店面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48.7万余元。所幸火灾发生时为半夜,没有顾客,再加上第2、3层尚未正式开放,否则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1]。 根据我国的火灾统计,1997年到1999年,每年地下建筑火灾发生次数约为高层建筑的3~4倍,火灾中死亡人数约为高层建筑的5~6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高层建筑的1~3倍,见表1997年至1999年高层建筑与地下建筑火灾数据统计 1997 1998 1999 1997 1998 1999 1997 1998 1999 高层建筑 1297 1077 1122 56 47 66 9682.6 4650.9 4749.9 地下建筑 4886 3891 4059 306 288 340 14101.7 13350.4 12952.7 以上火灾数据表明,地下建筑比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次数更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大。因此,地下建筑特别是地下商业街的火灾防护比地面建筑更为重要。 地下商业街火灾危害及我国防火设计的现状 2.1 火灾特征和危害 (1)、烟气的危害:地下商业街失火与地面建筑失火情况完全不同。地上建筑一般都设有门窗,着火时可以开启门窗,进行排烟和散热。而地下商业街是通过挖掘的方式而获得的建筑空间,构筑物的外部由岩石、土壤包围着,只有内部空间,不存在外部空间,没有门窗与外部大气连通,只有与地面连接的出入口或者采光天窗才有排烟散热的通道,即便如此,通风条件仍不如地面建筑。由于对流差,因而排烟散热也不如地面建筑,自然排烟与进风条件差,即使小火灾也会产生大量的烟和有毒气体。地下商业街属于商业用房,火灾荷载较大,一般达到25Kg/m2~100Kg/m2。火灾发生时,建筑物内很快就会被浓烟充满。通常烟的扩散速度比人群疏散速度快得多,据统计,烟的水平扩散速度一般为0.5~1.5m/s,垂直上升速度为3~4m/s,而一般人在通行路线不熟的环境中的水平疏散速度和上楼速度均小于1m/s。而且与地面建筑不同的是,火灾时热烟运动方向与人员逃生方向一致,人员逃生时往上走,火灾烟气也是向上扩散,致使人们无法逃脱烟气流的危害,多层地下商业街发生火灾时烟气危害更大。 火灾烟气对人具有毒害性,烟气中的含氧量往往低于人们生理上所需要的正常数值。当空气中的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