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3

第三部分 西洋管弦乐器 欣赏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帕赛尔主题变奏与赋格》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Op.34)是由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于1946年为英国政府拍摄的教育影片《管弦乐队的乐器》而写的管弦乐曲,又名《珀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乐曲的主题选自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为戏剧《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配乐中一段活泼轻快的舞曲,并以此主题作了一系列变奏,向年轻听众一件一件地介绍了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动物狂欢节 》 作者 : 圣·桑 法国作曲家。 第十二单元 舞 曲 第十二单元 舞 曲 第十二单元 舞 曲 第十二单元 舞 曲 第十二单元 舞 曲 第十二单元 舞 曲 第十三单元 协奏曲 第十三单元 协奏曲 第十三单元 协奏曲 第十四单元 组 曲 第十四单元 组 曲 第十四单元 组 曲 第十六单元 芭蕾舞剧 第十六单元 芭蕾舞剧 第十六单元 芭蕾舞剧 舞曲赏析 《小步舞曲》 《降B大调马祖卡》 《蓝色的探戈》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作品简介] 莫扎特《小步舞曲》,作于1779——1780年。管弦乐曲。为所作《D大调第十七嬉游曲》(K.334)的第三乐章,常单独演出,后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传说,本曲是为庆贺萨尔茨堡贵族罗比尼希的长子齐格蒙德从萨尔茨堡大学毕业而作。为作者所作众多 小步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 《小步舞曲》 返回 [作品简介] 《降B大调马祖卡》是肖邦在1830——1831年创作的《五首马祖卡舞曲》中的第一首。它的旋律比较朴实,具有浓厚的波兰乡土气息,是一幅民俗风情画。本曲是他创 作的马祖卡舞曲中演奏技巧最简朴、流传最广的一首。 《降B大调马祖卡》 返回 [作品简介]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在美国黑人中就有一种速度缓慢的“哀歌”,称之为布鲁斯,它表现了黑人奴隶们被贩卖到美洲之后忧郁、痛苦的心情。后来,这种歌曲被一些乐队改编成慢四步舞曲在舞厅里使用,也称为布鲁斯。时间一久,很少有人寻根求源了。《蓝色的探戈》在这里既不是指颜色,也不是指忧郁(“蓝色”这个词是从英文Blue这个词译过来的,除“蓝色”外还可以译为“忧郁的”),它是用黑人传统的布 鲁斯音阶写成,降低三级音和七级音是这种音阶调式的特色。 《蓝色的探戈》[美]安德森曲 返回 [作品简介]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于1867年。 1866年作者受维也纳男生合唱团协会领导人赫贝克 的委托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曲名和动机来源于德国诗人卡尔· 贝克诗作中的诗句:“在多瑙河边,在那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边。”1867年他完成了这部作品,最初是合唱曲,在维也纳首演时反映并不强烈。同年3月10日,在施特劳斯管弦乐团的周末演奏会上,在7月30日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作者亲自指挥了不带合唱的管弦乐演奏之后,本曲才被人们接受,并获得很大的成功,后被誉为奥地利的 “第二国歌”。从此,这首歌颂美丽的多瑙河、歌颂美丽的春天、歌颂欢乐的圆舞曲不胫而走,成为世界人们最喜欢的乐曲之一。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返回 协奏曲是一种独奏乐器与交响乐队协同演出的大型器乐作品,原意为“竞奏曲”,这种音乐体裁出现于17世纪的意大利。协奏曲对独奏者的艺术修养和演奏技巧要求很高。协奏曲通常采用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快板,突出戏剧性;第二乐章为三部曲式,慢板,突出抒情性;第三乐章为回旋曲式,急板,突出欢乐的情绪,如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肖邦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何占豪与陈刚 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刘文金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等。 [作品简介]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曲,1959年写成并演出。以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汲取越剧中的曲调,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从故事中选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内容,来表现这对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以及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与反抗。在艺术处理上,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如在呈示部结尾采用了戏曲中歌唱性“对话”形式,来表现“梁祝相爱”的主题;展开部中的“哭灵投坟”则用了 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并在西洋交响乐队中大胆运用了我国戏曲乐中的打击乐;在小提琴演奏上,借用了我国民族乐器的某些演奏技巧和效果,听来别有风味。这部协奏曲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

文档评论(0)

dream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