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docVIP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茶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油茶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篇一:茶油深加工可行性报告 1、关于油茶树的栽培与种植 油茶树是多年生常绿灌木,属山茶科,虫媒异花授粉植物。油茶籽是其种子,系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茶籽生长期长,从开花、授粉到果实成熟需要12个月,采摘油茶籽时茶花盛开怒放,民间俗称“抱子怀胎”。据《山海经》记载,我国早在2300多年前已开始种植和油用。 油茶树喜温暖、阳光,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苛刻,我国南方湖南、福建、浙江、云南、贵州等山区均有种植。尤其适合荒山、丘陵及闲散土地种植,一般多在坡度25度上下的山坡、微酸性土壤中栽植, 亩栽种70-80棵。油茶树一次栽种,多年受益,从栽种第三年开始挂果,盛果期多达5年以上,采摘期可达十数年。据了解我市在油脂严重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有关部门曾安排栽种了一些油茶树,现在居巢、含山等地丘陵地仍可看到,且长势良好。但由于茶籽销售无路,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由于我国对油茶树生产长期以来基本上采用实生繁殖方式,茶树品种退化严重。上世纪70年代开展油茶树选育以来,全国已选育出湘林一号等多个油茶优良无性系,但离实现油茶生产良种化目标还很远。2001年10月央视国际网报道,湖南杂交油茶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亩产茶油可达35公斤,采用两系杂交法培育的油茶种苗,成长周期可缩短到1-2年,育苗成本比普通嫁接苗降低三分之二。限于时间,对此信息我们尚未核实。 2、关于茶油及其加工 茶油是由油茶树的果实---茶籽,经加工、提炼而得到的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油酸83.3% ,亚油酸7.4%),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能降低胆固醇,抑制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同时由于其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耐贮存的特点。经对国产茶油与地中海橄榄油色谱成份分析鉴定:茶油的油品优于其它任何油脂,可与橄榄油媲美,实为食用植物油之精品。《天工开物》中宋应星称赞其“油味甚美”。《中国中医药大辞典》记载,茶油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概括为: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肠胃吸收功能,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提高人体免疫力。 正是因为如此,茶油在我国历属皇家贡品,在解放后曾作为高级领导干部专供油脂,在日本、台湾、东南亚国家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茶油的加工并不复杂,大致类似于茶籽油、葵花籽油的加工,更先进的则增加了“冬化”环节。湖南等地民间多用木榨、机榨的传统方式生产,工厂化生产则采用浸出、精炼工艺。我市包括大平油厂在内的现有油脂企业均可生产加工。根据品种不同,茶籽中含仁率为60%左右,仁中含油40-60%,每百斤茶籽一般可获得茶油25斤左右。 资料显示,全国茶籽产量60万吨左右,可以生产15万吨茶油,绝大部分茶籽仍以民间榨坊方式生产茶油,仅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地采用现代工艺生产二万余吨精炼茶油。由于茶油资源相对较少,高档茶油进入消费市场目前仍以沿海大城市为主,售价每公斤高达19-25元。不少地方有意发展茶油生产,省内六安等地也出现了茶油招商项目。 3、关于茶粕及深加工 前面已作介绍,油茶树是我国独有的物种,由于其生物特性,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茶籽经制油后所获得的茶粕,含有10%左右的茶皂素,不能作为饲料,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肥料、燃料,造成资源浪费,也降低了茶农的收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离子交换纤维技术在茶皂素分离上的应用,使其纯度和得率大大提高,菌体蛋白饲料的开发更使得茶粕的综合利用价值进一步提高。 茶皂素属于三甙萜类皂甙,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效的乳化、分散、润湿等表面活性,用途十分广泛。茶皂素是新型低毒高效农药的主要配料之一,以其为主体精制而成的环保型农药助剂可广泛用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同时由于茶皂素的驱避和生物激素作用,其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生物农药,还能刺激作物生长,不会造成土壤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茶皂素的抗渗漏与抗炎症特征,在医药上具有消炎、镇痛、抗菌、止咳化痰之功效。茶皂素水溶性好,泡沫丰富,去污力强,是洗涤用品工业、乳化剂工业的极佳选料,用以生产洗发香波、洗发剂,不仅洗发护发,而且消炎止痒,去头屑效果好。在对虾和螃蟹养殖方面,利用茶皂素的溶血作用和 鱼毒作用,可作为清池剂,杀死有害鱼类,而对对虾和螃蟹无影响。 菌体蛋白饲料是利用提取茶皂素后的茶粕,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混菌固体发酵,从而生产出菌体蛋白,实现茶粕增值增效。以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菌体蛋白可以任意比例添加制成各种预混或浓缩饲料,由于其适口性的有效改善,加之富含茶多糖和微量茶多酚等抗氧化活性成分,养出的畜禽抗病能力强,肉质优异。 另外,茶粕还可进一步提取茶多糖(是一种类似灵芝多糖和人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