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复习汇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复习汇编

高考古诗鉴赏 ——— 品味语言·炼字· 学习目标: 1、了解“炼字”类题型的一般考查方式 2、掌握“炼字”类题型的基本答题思路 3、明确“炼字”类题型的答题规范 国科园 陈巧玲 “炼字”题常见的考查方式 某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简要赏析 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 某字是否可以换成另一个字,简述理由。 某句中某个字给你带来何种感受? 请对某字的妙处进行赏析。 何为炼字 炼字,即锤炼用字。所以古人在填词作诗时很讲究炼字,一首诗中,作者反复锤炼而后选用的一字,往往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体现匠心的字因此,一篇诗词也往往会因一字而意境全出。 古诗锤炼的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 有些时候,一些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的巧用也非常值得品味。 赏析字词,一般要关注这个字词是否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是否表达人物一定情感意愿,是够凸显人物性格特点,是否造就景物意境。 锤炼动词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第三、四句中“卷”“吼”二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①“卷”,(即席卷),写出骤雨来时,浪涛怒号,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席卷沙滩的阵势,从视觉角度写出骤雨袭来时的迅猛势态。 ②“吼”,(即怒吼),暗用比喻,将骤雨声比喻成“十万军声”和 瀑布雷鸣声,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浩大。 小结 “炼字” 基本答题要点 第一步:释字意 (若字意简单或在下一步中可体现,可不写) 第二步:译句意 (结合全诗意境和描写对象,展开合理联想,描述或概括句意) 第三步:点手法 (点明该字在本句中所运用到的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词类活用、 色彩词、叠词) 第四步:明人物情感或事物特点 (点明写出了人或物的什么特点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锤炼形容词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首句中“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嫩”有柔嫩、鲜嫩之意,此句中以“嫩”写初秋的 天气的凉意,以通感手法写出穿上白苎新袍后感觉 到的初秋的清爽、微寒意,可见巧思。 锤炼副词 秋暮吟望 [清]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二字的妙处。 ①“常”,强调时间频度,写出寒秋时节的山色总是 带有落日余晖,更显凄凉感; ②“偏”,使新月带有人的情态,偏偏在落叶时节更显 明亮,更勾起人心中的寥落、凄凉之伤怀。 ③常、偏二字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人的主观情感,融情入景, 巧妙含蓄地传达了诗人的心绪。 锤炼数量词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①“一身”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状,“万死”运用 夸张手法,写出诗人屡遭不幸,流落荒地的残酷际遇; ②“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 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时间久长。 ③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锤炼叠词 鹧鸪天·东阳道中【南宋】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简要分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 ①“历历”“萧萧”,运用叠词,分别写出人流穿梭、车马 嘶鸣的情景,内容上既形象地写出人马行进不歇、行伍 昂首阔步的状态,语言上读来又具韵律感和音乐美。 ②“旌旗”一词运用借代手法,形象地写出军队过桥的情景, 为后文抒发迫不及待踏上征程的激动、兴奋心情做铺垫。 高考古诗鉴赏 ——— 鉴赏诗眼 什么是诗眼: 指在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观点态度的字眼,即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