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节用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的节用思想

中国传统的节用思想 张守军 (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5) 提要:反对奢侈,主张节用,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中国传统的节用思想认为,节用关系到国家和百姓的富裕,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宋代朱熹在解释这句话时说:“侈用,必至於害民故民必先用孟轲则认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更明确地把人民的饥饿死亡看成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冬则冻冰,夏则饰饐。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饥寒并至,都是由于以君主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这些富贵者的奢侈造成的。 除了以君主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之外,大地主阶级的奢侈也是广大农民群众贫困的重要原因。汉朝思想家董仲舒说:在封建社会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 唐朝思想家陆贽也说:地主阶级“租贩兼并,下锢齐人之业;奉养丰丽,上侔王者之尊。户畜群黎,隶役同辈,既济嗜欲,不虑宪章,肆其贪惏,曷有纪极!天下之物有限,富室之积无涯。养一人而费百人之资,则百人之食不得不乏。富一家而倾千家之产,则千家之业不得不空。举类推之,则海内空乏之流,亦已多矣。故前代致有风俗讹靡,氓庶困穷,由此弊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写的也是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的奢侈挥霍和人民群众冻饿而死这种尖锐的贫富对立的事实。 大商人的奢侈同样在导致百姓的贫穷。汉朝思想家晁错说,大商人“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贾谊在揭露富商大贾奢侈挥霍时说,现在大商贾贩卖的奴婢,穿戴的都是绫罗绸缎,这是过去皇后入宗庙才穿的衣物;他们酒会宴席上装饰墙壁的高级丝绸,是过去天子才能穿的衣料,这样漫无限制的奢侈浪费,国家怎能不穷呢?“古者以天下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富人大贾屋壁得为帝服,贾妇优倡下贱产子得为后服,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夫雕文刻镂周(害)用之物繁多,纤微苦窳之器日变而起,民弃完坚而务雕镂纤巧,以相竞高。作之宜一日,今十日不能轻成;用一岁,今半岁而弊。作之费日,用之易弊,挟巧不耕而多食农人之食,是天下之所以困贫而不足也。” 从上述认识出发,许多思想家呼吁封建统治者、官僚地主和大商人节用。墨翟要求统治者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去其无用之费只要统治者不再奢侈浪费,真正做到“用财节自养俭,民富国治 “与其设法征求,索之于有限之数以病民,孰若加意省俭,取之于自足之中以厚下乎?” 为了实现富民的目标,统治阶级必须反对奢侈,历行节俭。 二、节用与发展 节用不仅可以通过限制统治阶级的奢侈浪费,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搜刮,达到富民的目标,而且节用可以通过增加国家和百姓的财富积累,促进生产发展达到富国富民的目的,所以,节用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首先,节用可以增加财富积累以备灾荒,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墨子认为:“备者国之重也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生财密用之节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荀况更清楚地论述了节用对于增加积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说,人的欲望没有止境,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节制自己的消费,以防止生产和生活出现无以为继的情况。而“偷生浅知”之人,不知道“长虑顾后”,肆意挥霍,结果就难“免于冻饿”,转死于沟壑之中:“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张居正也从防止以后无以为继的角度劝说明神宗节用:“方今天下民穷财尽,国用屡空,加意撙节,犹恐不足,若浪费无已,后将何以继之?” 其次,节有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使财富增加。 儒家经典《大学》认为:“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食之者寡之者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在这里,墨子把“去其无用之费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又说:

文档评论(0)

kjm3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