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法律解释学中的反面解释.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构法律解释学中的反面解释

重构法律解释学中的反面解释   一、关于反面解释的现有理论及其问题   反面解释,在法律解释学上又称“反对解释”、“反面推论”或“反向推理”。对于反面解释的含义,学界较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反面解释,系指依照法律规定之文字,推论其反对之结果,藉以阐明法律之真意者而言,亦即自相异之构成要件,以推论其相异之法律效果而言”。   至今为止,反面解释的理论中,最为一致的是关于它的逻辑结构,大家都比较认可德国学者库鲁格 U.Klug 所提出的观点:在一个法条中,如构成要件为M,法律效果为P,当M是P的必要条件,或者必要且充分条件时,就能对这个法条进行反面解释,得出“非M则非P”的结论。   关于反面解释的基本性质,学者们的观点也比较一致。尽管有学者将反面解释归为狭义法律解释方法,有学者将反面解释归为漏洞补充方法,但是出现这一分歧的原因,不在于双方对反面解释的理解不同,而在于双方关于法律漏洞的定义不同。将反面解释理解为狭义法律解释方法的时候,法律漏洞被认为是违反计划性的不圆满;将反面解释理解为漏洞补充的时候,法律圆满状态的“违反计划性”被认为是划分法律漏洞种类的标准,而非判断法律漏洞存在与否的标准,因而立法者有意义的沉默也就被认为属于法律漏洞。也就是说,持前述两种观点的学者都认为,反面解释适用的情况是立法者有意识地不予规定,即“意味深长的沉默”、“经过深思的、适格的沉默”,而不是“违反计划的缺陷”。   学者们也都不约而同地未对反面解释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各专著中,反面解释所占的篇幅均比较少,除了上述关于反面解释的逻辑结构与基本性质外,许多学者关注的都只有反面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关系问题,甚至对反面解释理论的涉及,本身就在阐述类推适用与其他解释方法的关系的章节之中。对于反面解释的适用条件问题,更是鲜有学者论及,或者即使有论及也言之不详。不少学者认为,法律构成要件M为法律效果P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或者必要条件,正是反面解释的适用条件。但是,这实质上只是反面解释在逻辑上的构造,它根本不能提供任何可操作的具体适用指导,因为何为充分且必要条件、何为必要条件,本身就需要判断。在理论上,究竟如何判断哪些法条可以进行反面解释,还不存在可具操作性的阐述。甚至有学者直接主张,判断哪些法条可以进行反面解释,并非逻辑所能解决,必须将相关法条与法律体系结合起来,并探究立法者的目的,才能作出判断。但是,反面解释应该是这样的吗?如果真是这样,反面解释还能成其为一种解释方法吗 二、反面解释针对的是什么问题 一 反面解释所要解决的是“非M则非P是否成立”的问题   法律解释所解释的对象,或者说法律解释的标的,“是‘承载’意义的法律文字,解释就是要探求这项意义”。因为,“解释是一种媒介行为,解释者借之以理解本有疑义之文字的意义。”“透过解释,我们可以‘谈论’这项意义,换言之,我们用其他语词更清楚、更精确地表达它,使它可以传达给他人。”   需要解释的法律文字,包括法律条文中所使用的概念,也包括法律条文本身所使用的判断语句。若以构成要件为M、法律效果为P对法律条文的结构进行简化,则需要解释的内容,或曰通过法律解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两者: 1 什么是M? 2 M与P的关系如何?前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M中所使用的更小的概念;对后者的解释,在不同的场合下,所需解决的问题,则可能是如下三种之一: 1 M则P是否成立? 2 非M则非P是否成立? 3 非M时的法律效果 Q 如何 例如上文所言的《民通意见》第140条第2款:“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该条款中,首先需要解释就是“诋毁”、“诽谤”、“损害”等法律概念,这是判断某法律事实是否符合该条文中所规定的构成要件“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 M 的首要步骤。   在完成这一判断之后,如果某法律事实属于M的范畴,则需要进一步判断M则P是否成立。如果某法律事实不属于M的范畴,则在不同的场合下,可能会产生出不同的解释需要:   第一种解释需要是,仅判断“非M则非P是否成立”即已足够。例如,依据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当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仅以上述《民通意见》第140条第2款起诉被告侵犯其名誉权时,若原告所诉的法律事实不属于该条款中的构成要件“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 M ,则法官仅需要判断,不构成“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是否就不能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在此,法官并不需要进一步去判断,不构成侵害名誉权时,应当构成侵害其他的何种权利?也就是说,此种情形下,法官仅需要判断“非M则非P是否成立”即可,而不需要进一步判断“非M时的法律效果 Q 如何”。   第二种解释需要是,在判断“非M则

文档评论(0)

puu811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