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 (1)新航路的开辟(1分);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分) (2)蒸汽机(1分);棉纺织业(1分); 美国、德国(1分); 发明耐用碳丝灯泡(或电灯)(1分) (3)电子计算机技术(1分); 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1分);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1分) (4)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或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 (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B D B C D B C A D C 答案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A 11 B 1 D 12 A 2 C 13 B 3 D 14 A 4 B 15 C 5 A C D C A 20 19 18 17 16 C B D C A 10 9 8 7 6 2011——2012学年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八)(建邺) 31.(每空1分,共8分) ①西汉 ②张骞通西域 ③佛教 ④玄奘 ⑤火药 ⑥马可·波罗 ⑦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 2011——2012学年初三历史模拟试卷(鼓楼) B B D D C C D B B A 答案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C 11 D 1 C 12 C 2 D 13 C 3 A 14 B 4 B 15 D 5 C D D D B 20 19 18 17 16 C C B A B 10 9 8 7 6 31.(1)材料一:秦朝 材料二:西汉(汉朝) 材料三:明朝 材料四:清朝(4分) (2)材料一:焚书坑儒;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三:八股取士; 材料四:大兴文字狱(4分) 32.(1)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分); ②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1分);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④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了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一点都可得1分) (2)1919年;五四运动(2分)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2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国有企业改革(1分) (5)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展开(言之有理都可得分,1分) 33.(1)1492年;哥伦布(2分) (2)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3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 (1分) 美国:电灯(电话、电报); 德国:汽车(内燃机) (4)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至少答对三个才可得分,1分);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1分); 特点:首先,这次新技术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 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 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 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 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 断上升。 (任答一点,1分) B C D C A D C B D A 答案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A 11 D 1 D 12 C 2 C 13 B 3 A 14 B 4 B 15 A 5 B C A D B 20 19 18 17 16 D B A D C 10 9 8 7 6 2011——2012学年初三历史模拟试卷(一)(联合体) 31.(8分) ①蔡伦(1分) ②麻沸散(1分) ③赵州桥(1分) ④金刚经(1分) ⑤造船业(1分) ⑥指南针(1分) ⑦紫禁城(1分) ⑧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和禁锢;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2.(10分) (1)自强(1分) (2)向日本学习,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1分);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1分) (3)孙中山(1分);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 (4)毛泽东(1分);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 邓小平理论(1分) (5)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