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信仰兴起的原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羽信仰兴起的原因

关羽信仰兴起的原因 关羽从一介武夫到成为关帝——中国民众普遍信仰的大神,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神格之高,在中国古代人神中罕见。 作为一个绵延千年的宗教现象,关羽信仰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仍可粗略分为外在和内在因素两种。 1. 外在因素 从上文可看到使关羽成为神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一)统治者的推崇 历代统治者对关羽的封赐,目的明显是利用关对民众的影响,以巩固他们的统治。为强化自己的管治威信,不少帝王甚至编造出关羽显灵庇护的故事,以确立自己为「天命所归」的统治者。[23]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现实人生和人伦道德,政府向有「神道设教」的宗教思想和政策。[24]对於民众,关羽是忠贞的化身,是正义的代表。他对刘备的忠贞不二、勇武惯战的形象,正好符合封建王朝所推崇的道德典范,尤其是强调君臣关系的「忠」的方面。故不断为关羽加封,以起教化百姓之用。 由於帝王的不断推波助澜,使关羽的地位变得无比显赫,成为国家祭祀的神只和皇家的保护神,与「文圣」孔子齐肩而为「武圣」,而且奉祀的规格和顶礼膜拜的程度更甚於孔子。 (二)儒道佛的拉拢 关羽信仰的盛行在某程度上是得力於儒道佛三教的争夺,关羽甚至如郑土有所言:「成了三教合一中的网结点」。[25] 历史上关羽的人品和行为,虽然并非人人称许,[26]但儒教却因「神道设教」的思想,颇愿接纳民间不断神化的关羽形象,并视之为「忠孝仁义」的道德规范,又甘愿与道教合作,利用其劝善文书,以教化「下层民众」。[27] 道教除了尽力抬举关羽为大神外,为迎合历代统治者「神道设教」的宗教观念,道教以关羽的名义,藉扶乩方术杜撰了许多劝善书,大事宣讲忠孝节义、礼义廉开。[28]游子安认为,善书的出现有助关羽信仰的普及。[29]张志江也持相类看法,指出这些通俗道德教科书流行民间,起到了正统儒家经典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故深得历代统治者赞赏,为关羽信仰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0] 至於佛教的拉拢,张志江指出,一定程度上也使关羽的地位提高了:「脱离了染祠淫祀的行列,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佛教的殿堂,在人们心目中不再是邪神厉鬼,其神格日益趋向於善」。[31]另外,藉著佛教势力,关羽信仰也便能迅速向全国扩散。 (三)民间文人的塑造 英雄崇拜是古今中外任何地方都存在的现象,从魏晋南北朝起,关羽在荆州等地老百姓心中,便已是勇武威猛的化身。至宋代,随著三国故事的流行和皇室的推崇,关羽的事 更为全国上下所熟悉。元朝时,由於受外族统治,汉人备受歧视压迫,渴望英雄的出现,以解救民间疾苦,这种思想便藉著杂剧戏曲表达出来。关羽这个早被传颂,又为元政府接纳的传奇人物,便更为杂剧作家所喜用。[32]至明代罗贯中笔下的关羽,除了作者妙笔生花的描述外,更是集千多年来民间创作之大成,成功使关成为中国史上独一无二的武神。[33] 2. 内在因素 关羽信仰的形成,不能忽略的是关羽本身拥有的内在本质,使他成为中国人甘於膜拜的人物。 (一)关羽的勇猛 关羽的勇猛是众所皆知的,《三国志 关羽传》有这样的记载:「 袁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上文已说过,英雄崇拜的中外皆有的现象,每当乱世,民间总寄望英雄出现,保家卫国。勇猛如关羽,便成为动荡之中,民间的膜拜和供奉对象。 (二)关羽的忠贞不二 关羽对刘备的忠贞不二,使他成为「忠」的典范。刘备与关既有君主关系,又是朋友,《三国志 关羽传》记述关羽身在曹营时,仍心怀故主,得知备在袁绍那里,便「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这种既忠於君,又忠於友的行为,符合社会各阶层的道德要求,更是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忠」的美德,故关羽能成为社会所共识的楷模,并最终被推上了神位。[34] (三)关羽的义气 郑土有和黄华节都不约而同的认为,「义气」是他成神的最主要原因。关羽对刘备不单有君臣之忠,更有兄弟之情和朋友之义。这种「情义」正是社会各阶层都需要的一种团结力量,对无权无势的下层社会民众,尤为重要。经《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大肆渲染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便成为「义气」的典范,关羽更是集合了勇、忠和义,成为典范中的典范,故备受统治者、上层士大夫和下层百姓的崇拜。[35] 从上述研究,可清楚看到关羽信仰是中国古代上层和下层社会共同创造的一个造神运动。当时,除了一般敬鬼祭神的因素外,不难看到关羽的被升上神位,是充满人的实际需要,就如黄华节所说,关羽是「被后人拿完美的伦理质素,黏傅在不甚完美的本有人格上,成为一种崇高德性的象徵,才跻于帝位成圣的。」而这项成圣工程不是出於一人之手,而是「许许多多的所谓『下流社会』的人物,都来参与这一项巨大的雕塑工作。」[36] 在上层强调忠君,下层强调对朋友的义[37],双方各取所需的情况下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