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2014版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6章 第1节 第2讲 其他古代文化思想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docVIP

【学海导航】2014版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6章 第1节 第2讲 其他古代文化思想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海导航】2014版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6章 第1节 第2讲 其他古代文化思想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

第2讲 其他古代文化思想  1.阅读下列《黄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说说上述文段表达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什么观点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阅读下面苏轼的词作完成后面的题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是集“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的大文学家。请从儒、道、佛三家角度简要概括并分析苏轼在《念奴娇》一词中分别表达出了什么思想? 3.阅读下列《史记·高祖本纪》中的文段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不虚美不隐讳是非分明而又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试从春秋笔法角度评述分析司马迁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 《淮南子·人间训》 这两则材料都阐述了什么人生哲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下列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句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借词之三境界道出了人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论语·为政》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 1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条概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 2 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传统“孝道文化”的认识。 2.阅读下面两段句子完成后面的题目。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顾炎武《日知录》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章学诚《浙东学术》简析上述两则文段表达出的观点。 3.阅读下列两段有关君主的议论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 海瑞《治安疏》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 黄宗羲《原君》 比较上述两则文字说说海瑞与黄宗羲在对待君主的看法上有何不同。 4.佛教常以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阅读下面佛典中的故事完成后面的题目。有一简析上述佛典文段说明的道理。 5.阅读下列《朱子语类》中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上述文字表达了朱熹什么思想观点对此你有何看法?第2讲 其他古代文化思想 阶段训练 一 1. 示例 表达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人与自然具有对应性,人与天地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2.儒家“出仕”,苏轼对周瑜能建立如此伟业,内心充满无限的崇敬与仰慕,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道家“无为”,苏轼一方面仰慕周瑜功业,但同时也认为一切都是“灰飞烟灭”;佛家“色空”,苏轼在词尾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 3.在此文段中,司马迁敢于实录,敢于说真话,表真性情,这即是春秋笔法。刘邦作为汉代开国皇帝,司马迁作为汉代史官,敢于直笔,直言其“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表现了司马迁刚直不阿的品性。 4.这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人生过程中“福祸相倚伏”的人生哲理 也可答为“相反相成” 。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能进一层透视其中隐藏着相反的可能性。而“塞翁失马”的故事和老子则告诉我们,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d44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