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doc
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
[摘 要]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高达2400万公顷左右。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逐年提高,小麦多种病虫害也呈现出了严重走高趋势,这严重影响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及优产形势,春季是小麦病虫害的多发季节,摸清其发生规律,预测好其发生趋势,进而抓好综合防治措施,对小麦实现大丰收至关重要。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虫害种类 发生 预防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57-01
一、小麦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
1.近年来小麦发生的主要虫害
1.1小麦蚜虫:麦区蚜虫主要分为三种:麦二又蚜、麦长管蚜和手缢管蚜,一般都开始发生在每年的6月份左右,麦蚜主要多聚集在叶片、茎杆和穗部,利用汁液存活,影响作物的成长发育,并能传播多种病毒,蚜虫已经成为麦区常发性害虫,且严重性愈演愈烈。
1.2小麦粘虫:就近年来统计显示:目前危害小麦最严重的为2代粘虫,该虫频发时不仅会吃光麦叶,甚至还能将穗头咬断,该幼虫喜好成群转移,严重危害小麦生长。
1.3地下害虫:麦区的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三种。金针虫靠咬食刚刚生产的种子,破坏胚乳,苗期主要是危害须要、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导致幼苗枯死;蝼蛄则是靠成虫和若虫蚕食种子、幼根和嫩茎,造成缺苗,其还可以在土层表面穿行,破使幼苗根部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大量失水而干枯致死;蛴螬也主要是蚕食危害刚萌发的种子,其靠咬断幼苗的根茎而致使幼苗枯死。
2.近年来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
2.1小麦白粉病:小麦生长初期会出现白色小霉点,随着叶子生长会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块病斑,甚至长出白粉状霉层,生长后期则会在霉层中形成黑色小斑点,直至最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
2.2小麦纹枯病:近两年在我国发生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种植的小麦品种大多都缺少抗性,如果遇到冬季多降雪,早春又土壤温度大,就更能导致病害的发生。
2.3小麦锈病:主要分叶锈、条锈和杆锈三种。秆锈的主要症状是产生隆起的粉疮;条锈主要是破坏叶片和叶鞘,茎杆也会偶然发生;叶锈一般只发生在叶表面,无法穿过叶片。小麦发生严重锈病时会导致粮食大量减产。
2.4小麦全蚀病:其主要侵染小麦的根部和茎基部一、二节。返青至拨节期病株基部叶片逐渐变黄,地下茎、种子和根为由黄褐色变到黑褐色,干旱时茎基部和根会变成黑褐色,最后出现白穗。
2.5小麦黄矮病:该病主要是靠麦蚜来传播,拨节期前后开始出现病态症状,孕穗到抽穗期会盛发,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化,叶片发黄。
二、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
根据近几年来病虫害的发生指数、农作物种植情况和气象条件为依据,得出结论:2014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呈现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将发生面积高达9.8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达5.4亿亩次,病害发生面积达4.4亿亩次。虫害发生趋势为蚜虫重发面积大,纹枯病、白粉病、吸浆虫、麦蜘蛛、条锈病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较高。
1.蚜虫发生范围最广,高达2.5亿亩。其中,河北和山东发生最重,华北、黄淮的部分麦区和淮北、四川等地发生较重,西南、西北等部分麦区发生一般。
2.纹枯病发生面积居次,高达1.3亿亩。其中,安徽、江苏、河南北部的部分麦区发生最为严重,江淮、黄淮、华北的部分麦区发生较重,西南和西北的麦区发生最轻。
3.麦蜘蛛发生居虫害第三,面积高达9500万亩。其中,河南、山西、山东、河北、湖北等部分地区旱麦发生较为频繁,有些地区是发生严重,则有些地区发生偏轻,江淮、西南、西北等地麦区发生最轻。
4.赤霉病、吸浆虫、条锈病、地下害虫在部分麦区也造成了严重危害。赤霉病以湖北、江汉平原、安徽及江苏沿江、上海沿海麦区等地发生最为严重。条锈病则以四川盆地和“三江一河”流域、甘肃、陕西、宁夏南部等多地流行严重。吸浆虫主要是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发生较重。地下虫害则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偏重发生。
三、小麦病虫害预防措施
1.加强对病虫害发生的动态监测
及早预防,大力加强小麦病虫监测力度,在全面调查的同时,要准确把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及时进行分析虫害发生规律,提前发布虫害预警信息。
要特别注意在干旱的情况下频发麦蚜、麦蜘蛛等多种虫病;要高度重视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的防范;同时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等病毒病害也决不能忽视。要时刻警惕小麦条锈病等病虫的流行,早发现、早上报、早治疗。在监控流程中加强信息整理,充分利用传播工具大大宣传病虫害信息,抓紧防虫防害,及时组织预防。
2.大力推广虫害防治技术
2.1早春合理栽培防范病虫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利用DEFORM-3D模拟镦粗锻造.doc VIP
- 08 威科夫进阶课程.pdf VIP
- CB 673-2020 出入舱口盖规范.pdf
- GA_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 VIP
-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343-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IS终端安装规程.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ppt VIP
- GPS33E巨人通力调试说明书.pdf VIP
- 重大接待保障措施(环卫作业).doc VIP
-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2020101601401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