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的思考.doc
对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的思考
[摘 要]建筑景观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内容。正是因为建筑艺术“重”的物质堆概念―建筑实体,和精神堆―建筑空间的完美作用(黑格尔把建筑艺术归结为象征型艺术)才使得建筑艺术如此迷人。而这种魅力又建立在人类生存、生活的文化积淀上,就使得建筑艺术如此朦胧、含糊甚至迷惑。
[关键词]原创性、景观、环境、建筑、空间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086-01
引论
建筑景观设计的含义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进行整体考虑和设计。它包括建筑的内外空间(芬兰建筑大师 阿尔法?阿尔托说道:内空间是外空间的延续)及特定区域内环境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综合创造,是为人们提供的舒适、方便的活动公共空间,塑造人与其相关物的多样化生存环境;提高该区域的价值(商业、文化、生态)系统的艺术设计的学科。通俗的解释便是创造优美的活动公共空间。
本论
第一章: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节:景观艺选题的目的:
我以“对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的思考――从王澍先生获2012年普利策建筑学奖说起”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在于让大家知道:原创性是设计的灵魂与生命。一旦设计失去了原创性就像人类没有了灵魂,电脑没有了CPU,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本论文的目的是意在让大家明白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是复兴民族文化、继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课题。必须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选题的意义:
建筑是反应历史文化和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而现在中国的建筑被历史战争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因被素弄的支离破碎。逐渐失去原来面貌的就是逐渐失去自我、失去意识的机械化过程和同化过程。这样我们国家的历史将被淡忘、我们国家的文化将会消失。我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本次的研究课题,从王澍先生今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学奖抛砖引玉,大量阐述中国建筑原创性的重要性。从而希望人们能对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能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和对待。
第二章: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建筑设计非常尊重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他们对自身建筑原创性设计非常重视,而且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操和之于发扬本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后现代主义这样的意识形态就是在美国和欧洲发起,意在表达建筑设计原创性是自己国家的精神象征和人情化体现。
第二节: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中国建筑原创性问题的提出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中国近代的悲凉历史和建国初期加之改革开放的大的历史进程下,中国建筑设计呈现片面追求速度感和城市化建设,很多城市高楼林立,大兴土木。原创、民族是什么东西早都抛之脑后,大量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在中国重点城市成为地标性建筑。齐康院士曾指出中国现代建筑的“三宗罪”,并直言现在中国的建筑正逐渐“沦”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品。这都是非常可怕的现象。我们必须重视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复兴之路,但是在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记住自己国家的传统、自己国家的文化。
第三章: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传统认识
沿袭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以中国门钉装饰传承为例
拘泥于模仿与借鉴,有些甚至是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性、地域性和时代精神。
第二节:发展认识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1.引言
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可谓是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筑。漫步其间,让人感受到一种传统江南水乡的意境。白墙、青砖、小青瓦、茅草、竹子这些传统建筑与景观元素在象山校区里重复出现。王澍先生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与审美带入当代建筑。也体现了他从视觉审美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工艺和民间智慧的欣赏。
2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
2.1 步移景异
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随着时间展开,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景色。将自然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纳入开放的景观体系之中。象山校区中有许许多多的廊道,曲曲折折,看似无规则,但却是应“自然”二字,而且这种曲折变化,均与观景有关,妙在其中。
2.2 巧于因借 隔而不塞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常用手法。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通过“借景”这种艺术手法,可以丰富空间环境、突破空间局限、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它是把建筑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过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建筑空间隔而不塞,不可分割地相互渗透。路线的布置也使人感觉到从幽然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对比,这都是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借鉴。
2.3 师法自然
王澍说“面对山水,建筑是不重要的”。象山校区始终体现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的态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