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分析.doc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分析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表现及危害,分析了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对策建议。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坚守诚信底线,使其不想造假;转变用人观念,不搞一刀切,使其不用造假;严格管理制度,加大惩处力度,使其不敢造假;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技防水平,使其不能造假。 【关键词】 干部人事档案;内容造假;原因;对策 一、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表现及危害 干部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人事档案必须具有原始性、历史性、全面性、真实性、可信性的特点,才能为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反之,如果干部人事档案弄虚作假,不但不能为组织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有价值的参考,还必然会破坏选人用人的正常秩序,甚至使组织部门选错人、用错人,为党的事业造成损失。 当前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现象非常严重。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年2月27日报道:“在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另据《京华时报》2016年1月29日报道:“中央组织部近日通报称,在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中,420人因档案造假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186人因档案问题被记录在案。”近年来,媒体报道的一些典型案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山西太原市质量检验协会原秘书长王红英档案存在伪造虚假年龄、虚假身份、虚假任职经历等问题;山西运城市经济开发区副主任黄梅芳的干部人事档案存在涂改年龄等造假问题;广东梅州市劳动教养管理所原政委钟立档案存在工作经历弄虚作假、违规获取公务员身份等问题;河北省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档案中除了性别是真的,其余信息全是假的,档案中的90多枚公章,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假的;山西河津原住建局局长薛新民在招工、转干、入党、升职和户口登记等过程中,曾先后11次填报不同的出生日期,4次虚假填写参加工作时间,只是小学毕业的他甚至伪造专科学籍档案;江西鹰潭团市委原书记徐楷涉嫌“造假骗官”,存在被违规录用为公务员、仿造档案、对抗组织调查等严重违纪问题,在8年时间内横跨两省5地,且多个岗位任职不满一年,从一名副科级乡镇干部变身为正处级团市委书记;山西省临汾市原纪委书记沈庆华被举报“档案年龄”比真实年龄改小了5岁……。 从当前报道的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案件来看: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主要表现在伪造、涂改“三龄两历一身份”,即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和干部身份,尤其是年龄、学历、经历更是干部人事档案的“重灾区”;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升官,谋取私利,即所谓的“挣面子、占位子、图帽子、捞票子”。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一是破坏了组织部门正常的选人用人秩序,容易使组织部门选错人、用错人;二是破坏了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原则,对那些对党忠诚、埋头苦干、诚信守法的干部极不公平;三是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败坏了党的组织部门形象;四是给社会造成错误导向,认为造假可以得利,败坏了社会风气。 二、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原因分析 1、社会道德滑坡,个人私欲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个别人、个别部门、个别企业为了谋取私利,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投机钻营,制假售假,毫无诚信: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统计数字屡遭质疑,买官卖官现象屡被揭露,贪污腐败令人震惊,学术造假频发,电信诈骗愈演愈烈……,违法者不断破坏道德底线,屡屡侥幸得利,并且未遭到严肃、全面的惩处,这些现象虽然属个案,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冲击着人们的诚信观念,使守法者越来越感到吃亏,诚信者越来越感到不公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原本思想道德不高的人通过投机钻营混进党员干部队伍;一些原本思想道德较高的党员干部为了升官提拔,经不住利益诱惑,私欲膨胀,铤而走险,觉得伪造档案与以上违法现象比起来,只是小问题、小事情,不会被查处。 2、用人观念僵化,衡量标准教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精力、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实际情况,中央提出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指导方针。这些方针的初衷是好的,是指导性的、原则性的,但一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却简单地变成了一刀切,出现了过分看重年龄和学历、忽视道德修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教条化、绝对化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分强调干部年轻化,比如有的地方规定35岁以上不能再提拔为副科级; 40岁以上就不能再提拔为正科级;50岁以上不能提拔为处级……,在这种一刀切的背景下,一些干部为了提拔或延长任期,心存侥幸,弄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