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_消费者的保护神人民版资料.ppt

八年级政治上册_消费者的保护神人民版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次课的回顾 1、财产所有权是指什么? 2、什么情况下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3、根据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同,对民事行为主体进行怎样的划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及实施时间。 2、经营者与消费者遵循的原则。 3、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意义。 学习重点 1、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的必要性。 2、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的意义。 学习难点 1、让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树立法律意识。 2、如何正确看待“王海现象” 如此多的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啊 三鹿奶粉事件: 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的一些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某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震惊的同时,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想一想: 面对各式各样的侵权行为,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呢?   王海,1973年出生于山东青岛。 1995年,王海先生成为第一位中国保护消费基金会设立的“消费者打假奖”的获得者; 1996年,王海先生被媒体评为中国的新闻人物,并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第一期节目;1997年,《南方周末》称王海先生是“脚踏实地的爱国者”; 1998年克林顿 专题,图库 夫妇访华。在上海举行的“构筑21世纪的中国”座谈会上,王海先生与克林顿夫妇对话,克林顿称王海为“中国消费者的保护者”; 1999年,王海先生以真实面目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经济半小时”的“3.15”板块节目中,并担任央视经济频道“一周风云”栏目的嘉宾主持 人们对王海现象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王海购索赔没有违法,违法的是售假的经营者。如果消费者都像王海这样,那么假冒伪劣商品将无处藏身。 也有人认为王海这种购买者已经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他通过这种方式诈骗钱财,是不道德的行为。 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待“王海现象”的? 想一想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必要性? 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必要性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打击商品在生产、销售、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法律文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利益受本法的保护;本法未做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阅读P86法律文库,回答: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保护的范围: 遵循的原则: 违反规定的处罚: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 我国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王海现象折射出维权力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的必要性。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 巩固练习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 ( )、( )、( )、( )原则 消费者维护权益的“保护神”是(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 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原则。 2、消费者维护权益的“保护神”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王海现象”后你的自我思考: 作为消费者,当你遭遇假冒伪劣商品时如何应对? * 第三单元 第八课 某市查处的一批伪劣产品 全国人民震惊了!!!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迫在眉睫! 我国打假第一人——王海 阅读85页的王海现象。 你如何看待王海现象的? 尽管对“王海现象”众说纷纭,但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消费者权益时常遭到侵害却是不争的事实。居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需要国家予以特别的保护。王海式的打假其客观效果确实使那些制造、出售假冒伪劣的商家收到了制裁,维护了更多消费者的利益,但是王海打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问题,必须加大立法的制定、执法监督检查力度。 “王海现象”及其争论 1 知假购假者是不是消费者 法律上的消费者,是指为生活需    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    个人和单位。知假买假者也是消费者。   2 购假索赔行为是否道德 购假应当获得双倍赔偿。昭示了消费者请求双倍赔偿不是商家的恩赐,而是消费者自身应有的法定权利,受到欺诈的消费者应当勇敢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都是有道德的。但借助购假进行恶意索赔或搞垮某企业则是不道德的。 利 弊 > 王海式打假其客观效果确实使那些假冒伪劣的商家得到制裁,维护了更多消费者的利益,但王海打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假冒伪劣商品“横行”的问题, 必须加大立法制定、执法监督检查力度。 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是一部专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人们把它称为消费者的“保护神”。 实施时间: 1994年1月1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