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论文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3例分析 马丹 肖玉华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26002)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罕见,患病率仅为 0.50.1.00 /100万(1)。DRD对多巴制剂治疗效果较好的疾病,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在本院治疗的3例DRD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例1.女,岁,约1岁多时逐渐出现动作笨拙、肢体僵硬,侧肢体较明显,不能独立行走,携手下缓慢行走,不稳,易向倾跌。能完成简单的日常动作,如穿衣、刷牙等,能独坐,午后活动受限,不能坐,,夜间连发音都困难。约4~5岁时,四肢出现细小震颤,逐渐出现双足内翻,活动受限。体检:身高1 cm,言语,四肢肌张力铅管样增高,侧明显,主动运动迟缓,无明显肢体瘫痪,双上肢见快速细小震颤双足马蹄内翻,四肢腱反射亢进,侧明显,双侧Rossolimo征、Hoffmann征及双侧踝阵挛均 +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正常,肝功能,血清铜蓝蛋白 CP 稍低,血清铜、24小时尿铜正常;ECG轻度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胸片、腰椎X片、EEG、视觉诱发电位 V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EAP 、体感诱发电位 SEP 、脑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SPECT 、C检查均正常。,岁,家人发现其右足跟不着地,头向后倾斜易摔倒间有双上肢抖动,,病情缓慢进展。查体:身高1 cm,行走时头向左倾,右足跟不着地,肌张力铅管样增高,,共济运动缓慢,双上肢腱反射活跃。辅助检查:常规及血生化、血清铜、ECG、胸片、头颅MRI、CT均正常,、碱性磷酸酶 ALP 高,余均正常。予美多巴,日后症状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自然,面部表情正常,脑神经无异常 感觉侧足内翻血及大小便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血清铜、铜蓝蛋白、心电图、脑电图、颅脑检查均正常。给予美多巴每天 mg3d后症状减轻 ,7d后症状消失。Segawa认为左旋多巴的最大剂量为每日20mg/kg体重(1),本组患者美多巴剂量为62.5-187.5mg/天,显效时间2.5天,随访半年症状无波动,说明小剂量多巴制剂对DRD的疗效快速稳定,不需要增大剂量,对长期未得到正确诊断及治疗的病例仍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Segawa M,Nomura Y,Nishiyama N.Autosomal dominant guanosine triphosphate cyclohydrolase I deficiency Segawadisease .Ann Neurol,2003,54 Suppl 6:32—45.
2.朱青,孙圣刚.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3),173-176.
3.Nomure Y,Uetake K,Yukishika S,et al. Dystonias responding to Ievodopa and failure in biopterin metabolism. Advances in neurology 1998;78:253-266.
4.MM,Steenbergen—Spanjers GC,Willemsen MA,et a1.Mutations in the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of the tyrosine hydroxylase gene.Ann Neurol,2007,62:422—42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