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基础知识(四大句式).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基础知识(四大句式)

文言基础知识——四大句式 一、判断句 (一)标志 1、“……者……也”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者也” 如: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 3、“……也” 如: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二)无标志 名词+名词的形式,后一个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如:(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为”也常用来表判断 如: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 (四)“乃、则、即、非、皆”等词也常用来加强判断语气。 如: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吾翁即汝翁。【《汉书·项籍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注意:文言文判断句在翻译时必须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词“是”来连接以体现其判断句的特点。 二、被动句 (一)标志 1、“于”(“被”)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为”、“为……所……”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如: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指南录〉后序》】 3、“见”、“见……于……”、“受……于……” 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大方之家,指称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赤壁之战》】 (二)无标志 如: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沛公安在?【《鸿门宴》】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宾语提前,在宾语和谓语之间插入助词“之”或“是” 如: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如:唯利是图——唯图利 唯才是举——唯举才 4、无标志 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二)介词结构后置 即:介词与宾语结合的短语 往往以“于……”、“以……”为标志 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如:裹以帷幕。【《赤壁之战》】 ——以帷幕裹(之) (三)定语后置 以“者”或“之”为标志,具体看句子意思。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找一个能够出使(秦国)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四)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 如:快哉此风!【《黄州快哉亭记》】 ——即:此风快哉!(这阵风真畅快啊!) 四、省略句 (一)省略宾语(包括介词宾语的省略) 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省略介词 如: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种树郭橐驼传》】 注:1、省略主语(不归人省略句,但在翻译句子时要以括号形式补充出来。) 如: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省略谓语(较少见) 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跟……比较,哪一个更…… 翻译:诸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较,哪一个更厉害? 3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