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文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文献
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马良春等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0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刘绍铭等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册) 杨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 董健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9
《中国现代散文史》俞元桂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9
《中国现代诗歌史》龙泉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的一代》李欧梵 王宏志等译 新星出版社 2005
《当代小说二十讲》王德威 三联书店 2006
《周作人传》钱理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0
《京派海派综论》杨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文章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新青年》2卷5号 1917.1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新青年》2卷6号 1917.2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胡适 《新青年》4卷4号 1918.4
人的文学 周作人 《新青年》5卷6号 1918.12
平民文学 周作人 《每周评论》5号 1919.1
什么是新文学 李大钊 《星期日》社会问题好 1919.12
诗的格律 闻一多 《晨报》副刊 1926.5,15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茅盾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鲁迅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 郑伯奇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 周作人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郁达夫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朱自清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
我们的文学新运动 郭沫若 《创造周报》3号 1923.5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成仿吾 《创造月刊》1卷9期 1928.2
对于左翼作家的意见 鲁迅《萌芽月刊》1卷4期 1930.4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瞿秋白 青光书局 1933.7
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周恩来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为建设新中国的人们文艺而斗争 郭沫若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在反对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 茅盾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新的人民的文艺 周扬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秦兆阳 《人民文学》1956年9期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孙绍振 《诗刊》1981年3期
崛起的诗群 徐敬亚 《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1期》
新文学史研究中的整体观 陈思和 《复旦学报》1985年3期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黄子平 陈平原 钱理群 《文学评论》1985年5期
论文学的主体性 刘再复 《文学评论》1985年6期
关于“重写文学史’ 陈思和 《文学评论家》1989年2期
评康白清的新诗集《草儿》 胡适 《读书杂志》“努力增刊”1922年1期
评冰心女士的《超人》 成仿吾 《创造》季刊1923年1卷4期
评《沉沦》 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北新书局1923.9
读《呐喊》 茅盾 《文学周报》1923年91期
徐志摩论 茅盾 《现代》1932年2卷4期
评蒋光赤《鸭绿江上》 钱杏邨 《文学周报》1928年4卷
评《动摇》 钱杏邨 《太阳月刊》1928年停刊号
论郭沫若 沈从文 《郭沫若论》上海光华书局1931
叶圣陶的童话 贺玉波 《现代作家论》上海光华书局1932
《子夜》和国货年 瞿秋白 《申报.自由谈》1933.4.3
女作家丁玲 茅盾 《文艺月报》1933年1卷2期
周作人论 许杰 《文学》1934年3卷1号
沈从文论 苏雪林 《文学》1934年3卷3号
叶紫作《丰收》序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
林语堂论 胡风 《文学》1935年4卷1号
评卞之林先生《鱼目集》 李健吾 《咀华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白莽作《孩儿塔》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
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 冯雪峰 《工作与学习丛刊》之二1936
论《雷雨》和《日出》 周扬 《光明》半月刊1937年2卷8号
论鲁迅 毛泽东 《文献》1937年2期
论巴金的《家》的三部曲 巴人 《论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桂林文丛出版社1943
论赵树理的创作 周扬 《解放日报》1946.8.26
新诗的我见 宗白华 《少年中国》1920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