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侧向风效应下的多点火方阵中火旋风现象实验研究汇编.doc

低速侧向风效应下的多点火方阵中火旋风现象实验研究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速侧向风效应下的多点火方阵中火旋风现象实验研究汇编

低速侧向风效应下的多点火方阵中火旋风现象实验研究 姚鹏,欧阳力,佟祥飞,江平*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安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110136) 摘要:本文基于等间距油盘方阵对在低速侧向风流场中多火源燃烧形成火旋风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由于热量反馈和空气卷吸受限二者彼此的竞争作用,在低速风下火旋风出现次数随S/D 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火旋风高度和平均热释放速率之间在不同的S/D区间内存在不同系数的正相关关系。结合实验观测和理论知识证明侧向风导致的环量产生火旋风形成必要条件:涡量。在静止空气环境中,速度环量积分为0,无法形成火旋风。同时火旋风出现的位置也同样依赖于方阵中流场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低速侧向风;火旋风高度;平均热释放速率;环量与涡量 中图分类号:X95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火旋风是一种在森林与城市火灾中常见的特殊火现象[1]。由于气流等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形成的螺旋上升式火旋风燃烧速度快,温度高,难以扑灭,一旦出现在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多火源燃烧指的是多个邻近火源同时被点燃时的燃烧现象,描述的是群发性火灾燃烧如何向区域大火突变[2]。在实验室尺度下可以通过等间距的多点火方阵定量研究多火源燃烧。 基于单火源模型对火旋风的研究已经经历较长时间,相关的形成机理也得到一定发展,成果之一便是确定旋转体、流体汇和摩*擦力为火旋风产生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2],其中又以旋转体最为重要。由于多点火方阵模 型涉及了火源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十分接近于诸于森林火灾和城市群发性火灾等实际火灾场景的发展过程,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3-5]。但是研究重点集中在火焰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阵列中诱发火旋风现象的具体研究很少[6,7],在该情形下火旋风产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又更加少了。 与之前火旋风试验中人为制造的强迫剪切流场[8]相比,低速侧向风则是近似均匀地从多点火方阵的某一个侧面吹入阵中,这种流场更加接近自然火灾场景中生成火旋风的旋转流场。本文基于5×5多点火方阵实验模型,重点探讨了低速侧向风来流条件下,改变火方阵间距,通过计算机对实验拍摄的火焰燃烧视频进行分析,计算火旋风的各参数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已有的火旋风形成机制和多火源燃烧相互作用机理[1],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1 实验 实验环境 实验是在安全工程学院消防综合实验室内规格为5.3m×5m×3.2m的玻璃-钢架结构的实验场所内完成的。该试验空间后方有一独立排烟孔,在实验时保持密闭,实验后人为操纵实现快速排烟。除此之外,在关闭门之后认为整个实验空间保持严格的密闭。 保持每次实验开始前场所内温度稳定在25℃左右;相对湿度为69%。 实验装置 实验是用25个完全相同的铁质圆形油盘组成的5×5有序方阵作为基本装置的。油盘的直径D为0.05m,实验时相邻油盘圆心距保持相等的间距S,排成5×5的方阵摆放在铺有一层绝热板的水平地面上。这里的S是相邻油盘圆心之间的距离,实验中的距离变化范围S/D=2,3,4,5,6,7,8,9。将摄像机的曝光率调低以减弱非火焰光的干扰;保持摄像机的位置与侧向风流速方向垂直,对燃烧的全过程予以拍摄。实验所用燃料为97%纯度的正庚烷,通过量杯和精度达±0.1mg的电子天平确保每次实验给每个油盘所加油料的质量偏差控制在1g以内。 为了创造出均匀的侧向风风场,实验使用了220V、0.75kw,风量为9000的轴流风机,自主设计制造了规格为2m×1m×0.5m的简易风道。在出风口,用直径为2cm,长为10cm的自制阻尼管填充。通过阻尼管减缓轴流风机输出风场的涡旋性,并结合风道缓和作用使得进入方阵的风速处处均匀;同时通过改变风道与实验平台的距离来控制进入油盘方阵的风速。使用风速计对方阵中各处风速的检测表明,上述方法较好的满足了预期设计要求。 (a)油盘方阵 (b)摄像机 (c)电子天平 (d)风道与阻尼管 图1 实验装置 Fig.1 Schematic of experimental configuration 实验视频处理 本实验主要实验数据是通过处理摄像机视频内容得到的。火旋风的出现次数n、持续时间均可以通过视频直接观察得出,主要问题在于火焰高度值h的提取。虽然也可以通过确立标尺直接观察,但是考虑到摄像机与方阵所在平面不一定完全平行,这种方式有较大偏差。实验处理首先用KM player以所有帧形式对视频进行截图,实验小组编写了一组MATLAB程序,可以将用Photoshop CS5处理截图后得到的每一帧火旋风区域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并自动叠加生成火焰脉动间歇率图谱。叠加后的二值图黑色区域是背景,分成层次的非黑色区域显示的是火焰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亮度越高表示频率越大。火焰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