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岩及盐渍岩地区地下工程勘察设计.doc
盐岩及盐渍岩地区地下工程勘察设计
摘 要:我国有在盐湖及盐渍土地区成功修建铁路路基工程的先例,本文以兰新第二双线西宁隧道为例,阐述在盐岩及盐渍岩地区修建地下工程的勘察、设计,期望能对今后在盐岩及盐渍岩地区修建地下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盐岩及盐渍岩 勘察 设计
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034-02
盐岩是在极度干热环境的封闭凹地或湖塘,由于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和蒸发不平衡,根据流域周边地层岩性淋出物质的不同,积聚的地表水逐渐浓缩形成不同化学成分的高矿化度卤水,因水分蒸发而结晶,最后形成的化学沉积岩;盐渍岩是在覆盖或间杂盐岩的沉积岩地层中,通过化学浸染或淋滤作用导致岩体中分布薄膜层状、结合状、纤维状、丝网状易溶盐,以及裂隙中充填的泥土状易溶盐含量超过0.3%,遇水溶解对混凝土及其结构具化学侵蚀破坏的沉积岩。我国有在青藏铁路西格段修建盐湖路基工程的成功经验,但在盐岩及盐渍岩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实属罕见。最新版的《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新增岩盐及盐渍岩一章,对蒸发性化学沉积岩及盐渍岩等做了勘察规定,可见盐岩等对工程的危害性,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 西宁隧道的地质条件
1.1 地形地貌
西宁隧道洞身穿越一低中山体,地势上隧道进、出口两端低而洞身部位高,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达可达100 m以上。该山体脊部高程约2548.7 m,进、出口段地面高程多在2260~2300 m之间。其上沟谷发育,有多条冲沟与线路大角度相交,切割较深。
1.2 地层岩性
隧道洞身范围内地层主要为上第三系泥岩、石膏岩、芒硝。(详见图1西宁隧道洞身纵断面图)其中泥岩和石膏岩基本呈互层状分布,芒硝则以薄夹层状分布。该套岩层总体产状为N25°E/3~12°N,两组主要节理产状为:N20°E/90°、N45°W/90°。
泥岩(N1Ms):棕红色、红褐色,成份以黏土矿物为主,夹石膏岩、芒硝薄层,层理较明显,薄层-中厚层状为主,表层以强风化。岩体岩层成岩作用差,锤击可碎。σ0=300 kPa,Ⅳ级软石。
石膏岩(N1Gy):广泛分布,厚度由数厘米至数米不等,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4.4 m,白色及浅绿色,部分为石膏晶体,含较多黏土矿物,夹芒硝或泥岩层,层状构造,节理发育,锤击易碎。σ0=300 kPa。Ⅳ级软石。主要成份为CaSO4、夹有芒硝时含有Na2SO4。
芒硝(N1Rs):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入三叉岭山体段,主要呈薄夹层状,揭露最大厚度可达22 m。浅灰色及灰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及硫酸盐为主,粒状结构,层状构造,锤击不易碎,σ0=300 kPa。Ⅳ级软石。主要成份为Na2SO4,夹有MgSO4、MgCl2、NaCl等。(如图1)
1.3 地质构造
区域内位于祁连地槽褶皱系和松(松潘)甘(甘孜)地槽褶皱系两个构造单元间的结合地带,为祁连山“中间隆起带”、拉脊山加里东地向斜褶皱带单元的一部分。地史上各期构造运动对本区均有影响,其中以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运动较为明显。隧道范围内未发现明显地质构造痕迹。
1.4 水文地质条件
垂直隧道洞身发育有多条冲沟,一般为季节性流水冲沟,水量小,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实测流量22.60 m3/d。取样分析水质极差,矿化度为41.7 g/L,其中氯盐为8088.3 mg/L,硫酸盐为18940.2 mg/L,镁盐为1360.2 mg/L,对混凝土均具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分别为L3、H4、H2。
隧道洞身基岩风化裂隙较发育―发育,但连通性差,主要分布于浅层,不利于地下水富集。采用降水入渗法预测该段隧道正常涌水量729.09 m3/d,可能出现的最大涌水量2187.27 m3/d。
地下水对本隧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岩盐及渍岩在没有地下水参与的情况下跟普通岩土一样,完全可以作为基础持力层。但本隧道处地下水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下水水位的上升或下降,会使岩盐及盐渍岩中的易溶盐溶解,进而形成孔隙、孔洞,危及隧道安全。因此,在岩盐及盐渍岩地层中修建地下工程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防、排水措施。
1.5 特殊岩土
泥岩为膨胀岩,浸水易软化、膨胀,曝露易干缩、开裂;石膏岩在水的作用下极易发生溶蚀及软化,同时伴生的生石膏可发生膨胀;芒硝遇水易溶解,在水流作用下溶蚀形成孔隙、孔洞等。
2 西宁隧道防排水设计
2.1 设计原则
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通畅、经济合理的目的。
2.2 洞内防排水
(1)全隧道设置双侧水沟及矩形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