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赓设伏歼敌记.doc
陈赓设伏歼敌记
山西黎城是日军在邯郸至长治公路线(以下简称“邯长公路”)上的重要兵站基地,潞城则有日军重兵据守,两城之间有浊漳河相隔。1938年3月,八路军奉总部命令,侧击由邯郸经东阳关向潞城、长治进犯的日军。3月5日,邓小平和刘伯承、徐向前来到396旅,和陈赓旅长商讨作战计划,打算在邯长公路上的黎城、东阳关、涉县之间,寻找或制造敌人的弱点予以痛击。
“纸上谈兵”,瞄准神头岭
这时,日军在邯长公路上运输频繁,黎城是日军在这条运输线上的兵站集结要地,有200多人守备。黎城以东的涉县有400多人,黎城西南的潞城有日军步骑兵2000多人,属于16师团和10 8师团。这股日军装备精良,在侵华过程中没有遇到过国民党的抵抗,也未发现我军的行动计划,思想上比较麻痹。3月14日,刘伯承根据侦察得来的上述情况,决定以385旅769团为左翼队袭击黎城,引诱潞城的敌人来援,以我386旅为右翼队,在潞城与浊漳河畔的潞河村之间设伏,迎击增援黎城的日军。
命令传下来后,大家便开始战前准备工作。一整天,陈赓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伏击战场选在哪里?下午,旅作战股长周希汉把潞城敌人的情况向陈赓做了汇报。根据最新的侦察报告,敌人兵力已增至3000多人。陈赓旅长一边仔细听,一边点了点头,缓慢地说:“唔,馒头大了,我们兵力不足,要没有个好地方,就更不好吃哇。”说罢,目光又回到地图上去了。
第二天上午,各团领导干部都赶到旅部,在磨坊边一间敞亮的屋子里举行了战前第一次准备会,陈赓旅长和王新亭政委向大家讲述了当前山西战场的形势和刘邓首长的意图后,会议的中心很快转到了伏击场地的选择上来。同志们围在地图前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l0多双眼睛,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地图上的一个点―神头岭。
从地图上看,位于潞城县城东北12.5公里的神头岭确实是个好地方。那里有一条深沟,公路正从沟底通过,两旁山势陡险,既便于隐蔽部队,也便于出击。看来,整条邯长线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理想的伏击场地了。大家议论了一阵,便不约而同地望着陈赓旅长,等他下结论。但是,陈赓并没有马上下结论,问道:“神头岭的地形谁看过?”
会场沉默。大家都还没来得及去看地形。
陈赓笑了起来:“这不是纸上谈兵吗?刘师长常讲,‘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靠国民党的老地图吃饭,要饿肚子啊!我看,会暂时开到这里,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
实地考察,确定神头岭
于是,侦察警戒小组的10多个人立刻上马,随同陈赓离开驻地,向南驰去。陈赓一向谈笑风生,可是,今天却不像平时那么爱说爱笑了,一路上,独自走在最前面,总在考虑着什么,只是偶尔回过头来跟大家提醒山下沿途需要注意的地形。
到达潞河村附近后,只见邯长大道跨过浊漳河,蜿蜒而来,一会跌落深谷,一会又爬上山腰,穿过山坳。公路上,不时有三五辆敌人的汽车东奔西驰,扬起阵阵黄土。这一段,正如地图所标示的,有几处地势确实险要,但对于这样一个用几个团兵力的伏击战来说,非常不合适。因此,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到神头岭上。
翻过一座山,神头岭在望了。眼前的景象使大家不禁大吃一惊:实际地形和地图上标示的根本是两回事,公路不在山沟里,而在一条几公里长的光秃秃的山梁上,山梁宽度不过一二百米。公路两边的地势比公路略高,但没有任何隐蔽物,只紧贴着路边,过去国民党部队构筑了些工事。山梁北侧是一条大山沟,沟对面是申家山。山梁西部有个10多户人家的小村子,那就是神头村,再往西,便是微子镇、潞城了。
显然,这样的地形,是不大适合于埋伏的,因为部队既不好隐藏,也难于展开;北面又是深沟,预备队运动不便,搞不好,还可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10多个人一时都怔住了。陈赓用鞭梢朝公路指了指说:“怎么样,这一趟没有白跑吧?粗枝大叶害死人呐!”
原来的希望落空了,现在,眼前这20多公里的地段上再没有什么理想的地方了,怎么办呢?同志们有的议论,有的忍不住骂起国民党那地图来。
陈赓继续观察,好像要把那些报废了的工事全都数遍。过了好久,才转身一挥手,笑着说:“走,回去讨论好啦,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个杀猪的地方吗?”
回到旅部时,天已经黑了。吃过饭,会议继续进行。会场的气氛更热烈了,众说纷纭,各有利弊,一时难以达成共识。
陈赓一直在仔细听着大家的发言,直到讨论自然告一段落,才用洪亮而坚定的声音说:“我看,这一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
“神头岭?”有人惊异地问。
“是的,神头岭。”陈赓看了看王新亭政委说:“看问题要全面看,不要只看一面,对不对?”
王新亭政委微笑地点了点头:“应该有辩证观点。”
会场又沉默了,看来,很多同志对这一意见都感到奇怪:神头岭,怎么会是一个好的伏击战场呢?
陈赓好像看出了大家的心思,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