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产优质多抗高粱新品种铁杂17号的选育及应用.doc
高产优质多抗高粱新品种铁杂17号的选育及应用
摘要 总结了高粱品种铁杂17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制种技术等,分析了其创新性及先进性,并简单阐述了其利用前景,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粱;铁杂17号;选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14.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057-01
要想获得理想的杂交种,选择好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同等重要,采用抗性好、米质佳、配合力高的双亲容易配制出最优的杂交组合[1]。针对育种目标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对现有的试材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后,采用抗762×(291×169)经多年选育及多代回转而育成的具有穗大、配合力高、抗旱、耐涝、抗倒伏、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耐盐碱能力强等特点的不育系TL141A作母本,以便解决TL169系列雄性不育系柱头羽毛短、制种产量低的问题,采用角杜57-1与外引恢复系0-30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具有品质优异、熟期较早、较抗丝黑穗病等特点的恢复系作父本,配制出一批新杂交组合。
铁杂17号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03年以自选配合力高、抗倒伏、抗丝黑穗病、高抗矮花叶病、米质优良的长穗型不育系TL141A作母本,以品质优异、抗性强、恢复性好的恢复系铁恢175作父本组配而成,2007年1月30日通过了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1 选育经过
2003年用TL141A与角杜57-1×0-30的姊妹系手配出了一批新杂交组合。2004年进行产、孕、恢鉴定及品比试验。2005年参加全国春播晚熟组第1年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全国春播晚熟组第2年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全国春播晚熟组生产试验。2006―2010年在省内外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及应用。
2 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
2.1 特征特性
该品种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紫色芽鞘,叶色浓绿,叶缘紫色,蜡质叶脉,分蘖力较强,植株紧凑。抗旱、抗倒、抗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为0)、抗矮花叶病、叶病轻、耐涝、耐盐碱[2]。株高189.1 cm,穗长28.8 cm,长纺形紧穗,孕性稳定,茎秆汁液丰富、活秆成熟,单穗粒重87.1 g,千粒重32.4 g,籽粒整齐,黑壳红粒。在辽宁地区生育期120 d,属中熟品种。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化验分析,籽粒总淀粉含量为78.90%,单宁含量为0.06%,蛋白含量为9.55%,赖氨酸含量为0.18%。
2.2 产量表现
2004年在院内进行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0 680 kg/hm2,比对照锦杂93号增产13.0%。
区域试验:2005年全国9个点次平均产量7 372.5 kg/hm2,居第5位。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等4个点次平均产量7 216.5 kg/hm2,比对照锦杂93号增产10.9%,居第4位。2006年全国8个点次平均产量7 849.5 kg/hm2,居第3位。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等4个点平均产量84 195 kg/hm2,比对照锦杂93号增产15.7%,居第1位。2年区试平均产量7 611 kg/hm2。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等8个点次平均产量7 818 kg/hm2,比对照锦杂93号增产13.4%。且在辽宁、河北等5个点次2年区域试验中连续增产。
生产试验:2006年全国8个点次平均产量7 300.5 kg/hm2,居第3位。辽宁省锦州市农科院等4个点次平均产量8 031 kg/hm2,比对照锦杂93号增产10.0%,居第3位。
3 栽培技术
辽宁省的适宜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该品种较喜肥水,应选择平肥及二坡地种植,以多施农肥、少施化肥为原则,配合磷、钾、锌肥,增强抗逆性[3]。种植密度在10.5万株/hm2左右为宜。适时防治地下害虫、粘虫、蚜虫及二化螟[4]。
4 制种技术
母本:生育期130 d,幼苗浓绿色,蜡质叶脉,株高140 cm,穗长33 cm,长筒形紧穗,黑壳,红粒,千粒重31 g,角质率70%,叶片数20~22片。父本:生育期128 d,幼苗浓绿色,蜡质叶脉,株高180 cm,穗长22 cm,牛心形紧穗,紫壳,白粒,千粒重30 g,角质率80%,叶片数20片。制种技术:先播母本,母本2叶时播1期父本,母本3叶时播2期父本。父、母本行比1∶6。
5 适宜区域与推广面积
该品种适宜在辽宁省的葫芦岛、锦州、朝阳、阜新、沈阳、铁岭;吉林省的四平、松原;内蒙古的敖汉、宁城、喀喇沁等地种植。2006―2010年在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等地累计推广面积24.53万hm2,新增粮食总产量206 595.2万t,新增经济效益41 217.26万元。
6 创新性和先进性
6.1 产量高
该品种在辽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语法课件- 现在进行时.ppt VIP
- 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doc VIP
- GB_T 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IKEA宜家 PÄRUP 派如普(货号804.937.34)安装指南组装说明书.pdf
- 武进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ppt VIP
- 供热企业运检人员专业知识习题集.pdf VIP
-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安全生产.pdf VIP
- GB 55011-2021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docx VIP
- 2022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人员密集场所 .pdf VIP
- 2023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