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剂学 1、祛暑解表—夏季乘凉饮冷,感受寒湿 阴暑 —香薷散 2、祛暑利湿—感暑挟湿 —六一散 3、祛暑清热—夏月感受暑热(阳暑) —清络饮 4、清暑益气—暑热气津两伤 —王氏清暑益气汤 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寒束肌表:恶寒发热,无汗,身重头痛,脉浮。 暑湿伤中:胸闷泛恶,腹痛吐泻,舌苔白腻。 【方解】 【运用】 1本方是祛暑常用方剂。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 香薷散 · 4现代应用: ·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属暑 湿外感风寒证者。 · 香薷散 · 5衍化方: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功效:祛暑解表,清执化湿 主治:暑温 【主治】感冒挟湿,暑湿下注证。 【方解】 【运用】 · 六一散 · 3、临证加减: · 六一散 · 4、现代运用: 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西洋参 石斛 麦冬 黄连 竹叶 荷梗 知母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中暑受热—身热汗多,尿赤心烦 暑热伤津—口渴 暑热耗气—体倦少气,精神不振, 气津两伤—脉虚数 【方解】 配伍要点:祛暑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 【运用】 3、临证加减: 4、现代应用 小儿夏季热、支气管哮喘夏日发作者属暑热气津两伤证,均可用之。 · 六一散 ·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蜜少许,温水调下或无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者,新井泉水调下亦得。 名医论方 “此因伤暑而兼感受外寒之证也.夫暑必挟湿,而湿必归土,乘胃则吐,乘脾则泻.是以夏月因暑感寒,每多呕泻之证,以湿感于内,脾胃皆困也.此方香薷之辛温香散,能入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解外感受之邪.厚朴苦温,宽中散满,以祛脾胃之湿.扁豆和脾利水,寓匡正御邪之意耳.” 名医论方 “六一散…治伤暑 感冒,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一切泻痢淋浊等证属于热者,此解肌行水,而为却暑之剂也。滑石气清能解肌,质重能清降,寒能胜热,滑能通窍,淡能利水;加甘草者,和其中以缓滑石之寒滑,庶滑石之功,得以彻表彻里,使邪去而正不伤,故能治如上诸证耳.” ——《成方便读》 名医论方 “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而效。” ——《温热经纬》 · 香薷散 ·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入酒一分, 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随病 不拘时。 · 六一散 · 衍化方: · 益元散--本方加辰砂,灯心汤调服 功效:清心解暑,兼能安神 主治:暑湿证兼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者 · 碧玉散--本方加青黛,令如浅碧色 功效:清解暑热 主治:暑湿证兼有肝胆郁热者 · 鸡苏散--本方加薄荷 功效:疏风解暑 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咳嗽不爽者 病例分析 * 叶某,女,19岁,8月20日就诊。患者于 8月开始发热,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喜饮,头痛,食少纳呆,神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8月14日入院,经 用抗生素,强地松,补液等治疗6日,热末退,8月 20日转中医科治疗。 * 诊时见高热,体温39.5℃,面赤汗出,口舌干,头痛不欲饮食,精神疲倦,小便黄短,大便2日一行,干燥.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无力。检查血象:白细胞9.8×109/L,中性0.67。西医诊断:高热原因待查 * 病机分析:8月9日起病,发热汗出不退,口渴心烦, 神疲,尿短,舌红苔薄干,为暑热内盛,气阴两伤。 虽然持续发热十余日,但邪尚在气分而末入营血,亦 末入于心胞。舌干,脉细数无力,属暑伤津气证。 * 辨证:暑温,暑热末去津气已伤 * 立法;清暑益气养阴 * 处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味 太子参30g 麦冬 12g 石斛10g 黄连5g 竹叶10g 荷叶10g 知母10g 西瓜翠衣30g 白薇10g 地骨皮10g 甘草3g * * 第十章?? 祛 暑 剂 组成:祛暑清热药或祛暑化湿药为主 功效:祛除暑邪 治证:夏月暑病 一、概念 香薷 1.?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2.?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亦温之类”、 “暑本夏月之热病” 3.?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暑气内通于心,其性较一般温热之邪更 具升散 而易耗气伤津。 4.?暑邪多挟湿。 暑邪的致病特点: 1、夏季乘凉饮冷,感受寒湿 阴暑 ; 2、感暑挟湿; 3、夏月感受暑热(阳暑); 4、暑热气津两伤。 暑热病证型: 暑热病治法:以“清法”为主。 二、分类、适应证、代表方: 1.? 辨暑热和暑湿的主次轻重; 2.??暑热耗气伤津者,应配伍益气养阴之品。 三、使用注意 紫苏 【用法】 香薷一斤 白扁豆 厚朴各半斤 【组成】 【主治】夏月伤于寒湿之阴暑证 【病机】寒束肌表,暑湿伤中 【治法】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 香薷散 · 君: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湿 臣: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8V11.1培训课件9U8V11.1新版功能介绍生产制造幻灯片.ppt VIP
- GB_T 9711-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pdf VIP
- 1kv母线调试报告.pdf VIP
- 过滤实验-课件.ppt VIP
- GB_T 14264-2024 半导体材料术语.pdf VIP
- 消防系统的联动常见故障.ppt VIP
- (完整版)供应商合规管理制度 .pdf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2024东南亚电商市场报告.pptx VIP
- 第七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开展,探究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单 苏科版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