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力学质疑报告汇编
土力学质疑
分析报告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九组土力学质疑报告
1、规定动作:土是如何生成的?粘性土的特殊性质(粘性、结合水)的解释?
土的生成:
土是由岩石经风化、搬运、堆积的产物。
自然界的土是由岩石经风化、搬运、堆积而形成。
粘性土的特殊性质的解释:
粘土矿物是组成粘土岩和土壤的主要矿物,是影响黏土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粘土矿物主要有两种原子结构单元组成: 硅氧四面体 铝氢氧八面体
粘土矿物的主要代表性矿物为:
高岭石:干燥时具吸水性,湿态具可塑性,但加水不膨胀
蒙脱石:具强烈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特性
伊利石:无膨胀性和可塑性
在化学风化的过程中,有些矿物分解成为次生的粘土矿物。粘土矿物是很细小的扁平颗粒,表面具有极强的和水相互作用的能力。颗粒愈细,表面积愈大,这种亲水的能力就愈强,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也就愈大。
2、自选动作:岩爆现象及秦岭隧道岩爆作用的研究
岩爆现象:
在高地应力区的岩体中,积聚着很高的弹性应变能。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岩体内应力将重新分布并在洞壁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当集中的应力超过岩体的破坏强度时,应变能就会突然释放,岩体发生猛烈的脆性失稳破坏,破坏后的岩块猛烈地弹射出来,多数情况还伴有人耳可闻的声响,这一岩体破坏形式就是岩爆。
岩爆产生的条件:
1.近代构造活动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当该部分能量超过了硬岩石自身的强度时;2.围岩坚硬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且具有较高的脆性和弹性,能够储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当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3.埋深较大(一般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且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4.地下水较少,岩体干燥;5.开挖断面形状不规则,大型洞室群岔洞较多的地下工程,或断面变化造成局部应力集中的地带。
秦岭隧道:
秦岭隧道为西安—安康铁路线上的重大控制工程,位于陕西省长安县与柞水县交界处,隧道通过的岩石为混合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混合岩具强度高、脆性大的特点。隧道通过地区地处秦岭褶皱断裂带的中部,为一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复杂构造带。勘测和施工阶段的地应力测试显示,隧道区为高地应力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
秦岭隧道岩爆的表现特征:
根据现场调查,按岩爆的强烈程度可把岩爆分为轻微、中等和强烈三级。轻微岩爆28 段(总长为1 124 m),多呈小规模零星分布,以破裂剥落型为主;中等岩爆11 段(总长为650 m),呈较大规模的连续分布,为弹射型和破裂剥落型;强烈岩爆4 段,累计长度为120 m,呈大规模连续分布,为强烈弹射型,并造成围岩大面积开裂失稳。
预防和降低岩爆作用危害的方法:
(l) 首先, 根据岩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 分析岩体遭受的构造应力的演化特征, 判别其中构造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优选隧道穿越靶区。(2) 通过对完整岩体中初始地应力的的量测,结合岩体的构造变形规律, 确定主应力的大小和方位。如果条件允许, 尽力选择围岩应力低的位置修筑隧道。(3) 优化隧道轴线方位与主应力方向的关系, 尽力选择隧道的轴线平行于一个主应力轴, 以减小围岩应力重新分布产生的剪应力对围岩稳定的影响。(4) 选择适当的断面形式, 以减小围岩周边切向应力, 避免围岩应力集中的幅度过大。(5) 优化开挖方法和掌子面形式, 减小掌子面前方围岩强度的损伤。(6) 做好超前预报, 在保证围岩整体稳定的前提下, 采用适当的措施释放围岩初始应力, 并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3、小组讨论和教师评价
如何优化开挖方法?如何释放围岩初始应力?如何尽量减少岩爆现象?
我的想法:在开挖过程中采取边开挖边支护的做法降低危害,爆破时严格控制用药量,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并使开挖断面尽可能规则,减小局部应力集中发生的可能性对发生岩爆的地段,可采取在岩壁切槽的方法来释放应力以降低岩爆的强度
2、自选动作: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特大突水事故
事故简述:
2006年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发生水砂混合物突涌事故,事故直接导致11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8000万元。
事故分析:1、暗河形态复杂2、施工影响3、强降雨影响4、溶腔内为年代较为古老的封存水5、水砂混合物储量巨大,静水压力大,沉积物众多。
突涌分析模型的建立:
解决问题的方法:
1、 注浆堵水加固: 日本青函隧道
2、 排水技术: 马鹿箐隧道
3、 超前支护技术: 长操隧道
3、小组讨论和教师评价
黄慧同学是在上课期间进行的土力学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