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基础-地球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学基础-地球汇编

地学基础 地球 一、宇宙、银河系及太阳系 (一)关于宇宙 宇:上下左右为宇,是空间,代表无边无际 宙:古往今来为宙,是时间,代表无始无终 宇宙:无限空间与无限时间的统一,是天地万物,是物质世界。 宇宙的形成: 1、大爆炸说:证据,红移 2、无中生有说:能量转化为物质。正负物质,我们生活在正物质的世界。 3、宇宙年龄:150亿年。 (二)、银河系: 由包括太阳在内的大约1400亿颗恒星和大量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螺旋状星系,侧面看呈中间厚边缘薄的扁饼形,正面看呈旋涡状。 (三)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的、受太阳引力支配的天体系统,主要由八大行星(从太阳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众多的小行星、卫星、慧星和陨星等组成。 开除冥王星行星“星籍” 行星的条件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决议,被称为行星(planet)的天体要符合三个主要条件。 1、该天体须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之上 2、该天体须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的形状(近于球形) 3、该天体须有足够的引力清空其轨道附近区域的天体 冥王星,不符合第三条,同时冥王星在发现时估计的体积要大于地球,实际上海没有月球大。 太 水 金 地 火 小 木 土 天 海 柯 阳 星 星 球 星 行 星 星 王 王 伊 星 星 星 伯 带 带 1、太阳系的行星: 类地行星(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离太阳近、卫星少。火星2颗卫星。 类木行星(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距太阳远,卫星数多。 矮行星,小行星 矮行星须具备四个条件:该天体要绕着太阳公转;有足够大的质量,要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该天体在公转区域中不具备支配性的作用,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该天体不是卫星。据此,冥王星、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齐娜星)将被归入矮行星行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建立一个程序对接近矮行星和其他分类边界的天体进行评估。除此其他所有的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均称为“太阳系小天体”,比如彗星和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太阳系中的大行星(特别是木星)吸引了大部分小行星和彗星,使地球免遭撞击。 2、太阳系的主要特征: Ⅰ物质组成具有一致性 Ⅱ星体结构具有圈层特点 Ⅲ行星绕太阳公转具有共性 近圆性: 共面性: 同向性: 尊距性: 提丢斯-波德经验公式. 名词: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公里 八大行星基本参数比较 行星 与太阳平均距离 1天文单位 1.496x108 km 公转周期 (恒星年) 自转周期 (恒星日) 质量 地球 1 体积 地球 1 密度 g/cm3 水星 0.38 88日 58.6日 0.06 0.056 5.4 金星 0.72 225日 243.0日 0.82 0.856 5.2 地球 1.00 365.25日 23时56分 1.00 1.00 5.5 火星 1.52 1.88年 24时37分 0.11 0.15 3.9 木星 5.20 11.86年 9时50分 318 1316 1.3 土星 9.57 29.50年 10时14分 94 745 0.7 天王星 19.28 84.00年 16时48分 15 65.2 1.3 海王星 30.13 164.80年 16时06分 17 57.1 1.7 二、地球的唯一性? 有地磁场 与金星比较 地球。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NASA的阿波罗17号 Apollo 17 拍摄。 从月球表面看地球升起 (一)、地球的年龄 地球最古老岩石:38亿年 介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陨石和月岩:46亿年。 太阳:70亿年 地质历史:古生物底层法、放射性测年法。 (二)地球的结构: 1、内部结构: 地壳、地幔、地核 (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手段: 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面波和体波,面波是地震后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 体波是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体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 纵波: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可通过三相媒介。速度比横波快一倍。 横波:介质震动方向与波德传播方向垂直,只能通过固体。 介质的状态一定时,若密度或者弹性特征出现差异,波速会发生变化,波速变化明显的深度,说明在该深度上下的地球物质在成分或物态上有改变,这个深度就做为上下两种物质的分界面,地震学家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