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板的发展史
主板的发展史
主板的发展史
第一节:主板的介绍
主板的英文名称叫做Motherboard(也可以叫Mainboard),也可以译做母板。从“母”字可以看出主板在电脑各个配件中的重要性。主板不但是整个电脑系统平台的载体,还负担着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交流。
主板的平面是一块PCB印刷电路板,分为四层板和六层板,四层板分别是主信号层、接地层、电源层、次信号层。而六层板增加了辅助电源层和中信号层。在电路板上面,是错落有致的电路布线;在PCB印刷电路板上面,则为棱角分明的各个部件:插槽、芯片、电阻、电容等。
芯片包括BIOS芯片,南北桥芯片,RAID控制芯片等;插槽包括CPU插座,内存插槽,PCI插槽,ISA插槽等;接口包括IDE接口,软驱接口,COM接口(串口),PS/2接口,USB接口,IEEE1394接口,LPT接口(并口),MIDI接口等。
在本文中,主要将为大家介绍主板芯片组的变化,这个芯片组主要是指主板上的南北桥芯片,那么什么是南北桥芯片呢?南桥多位于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边,被散热片盖住的就是北桥芯片。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处理CPU、内存、显卡三者间的“交通”,由于发热量较大,因而需要散热片散热。南桥芯片则负责硬盘等存储设备和PCI之间的数据流通。南桥和北桥合称芯片组。芯片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板的功能和性能。二、主板芯片组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年代发展历程
早期的386微机中采用的控制芯片组是82C30系列。82C30芯片组采用了六片结构,再加上一片外设控制芯片构成完整的386微机控制系统。82C30芯片组单片芯片的集成度小,功能差,是 C&T公司的早期产品,但是它的某些基本功能至今仍然在使用。
除了82C30系列外,典型的386控制芯片组还有0PTI公司的W8386PC/AT芯片组。486微机采用的控制芯片组在功能上与386控制芯片组没有大的变化,只是由于486处理器把协处理器集成到 CPU内部(即FPU),控制芯片组的局部性能有小的调整而已。
常见的486控制芯片组如:FRX46C401、FRX46C402、HT321、HT342;M1489、 M1487、82C406、82C496等。486控制芯片组大多为两片结构,即由系统控制器和数据缓冲控制器组成。
严格说来,在这个时候,主板的发展还很不成规模,甚至可以说是原始,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大家在购买处理器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选择,所有处理器的接口都是一样,这样的局面在INTEL推出奔腾处理器的时候开始发生了变化。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主板进入了Socket 7时代(在早期的奔腾处理器中,有极少的一部分是采用的Socket 6接口),用于Socket 7架构的控制芯片组有两类:一类是面向PCI结构的,不支持AGP接口,例如Intel 430系列的各类芯片组430FX、430HX、43OVX、430TX等,VIA公司Apollo VPl、Apollo VP2,SiS公司的5571/5572、5581/5582以及ALi公司的Aladdin III、Aladdin IV等都属于这一类。
另一类是支持AGP接口的芯片组,主要是非Intel控制芯片组,如VIA公司Apollo VP3、Apollo MVP3、Apollo MVP4,sis公司5591/5595、5597/5598,ALi公司Aladdin V等芯片组都支持AGP技术(支持Super7架构)。
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在Socket 7时代的后期,AMD公司在Socket7架构的基础上加上AGP和对100MHz总线的支持,把Socket 7升级成了Super 7,而且Super7的用户可以不用换主板,就可以直接升级到AMD推出的K6-3,可以说Super7还有一定的升级能力。不过Super 7的架构最终还是会灭亡的。AMD公司就是Super 7的“掘墓者”,因为K6-3是AMD公司推出的最后一款支持Super 7架构的CPU了。
在这里需要重点提一下威盛的MVP4芯片组,Apollo MVP4被业界喻为Super 7最佳化的终结版本。MVP4是一款高度集成化的芯片组,在MVP4的北桥芯片中集成了2D/3D AGP图形功能,带有Setup引擎和DVD硬件加速功能,采用了SMA(Share Memory Architecture,共享内存架构)技术,可以在内存中交换显示数据,别的功能和MVP3差不多。
随着时代的进步,1997年5月,INTEL又推出了Pentium II处理器,一起推出的还有440LX芯片组,Intel为了彻底打垮它的跟班(AMD和Cyrix),抛弃了已经相当成熟的Socket 7构架,转而进入全新的Slot 1构架,并运行专利权来限制AMD和Cyrix来生产能兼容Slot 1构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