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荆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新人教版
201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的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1.(2分)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的沸腾 B. 菜刀生锈 C. 煤的燃烧 D. 食物腐败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水的沸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煤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1?无锡)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够产生大量的泡沫,能够腐蚀档案资料;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燃烧与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氢气不含有碳元素,能够燃烧,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不能燃烧;
D、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 解:A、档案室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这样能够腐蚀档案资料.故选项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C、燃烧与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项错误;
D、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必须有助燃剂参加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正确的灭火方法.
3.(2分)(2013?武威)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 W可能是单质 B. Y可能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待测值;从而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再判定反应类型;掌握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点. 解答: 解:设待测值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10+3+90+0=3.2+3+X+3.2,解得X=93.6克.分析质量的变化:X质量减少,Y质量不变,Z质量增加,W质量增加.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
A、W可能是单质,说法正确,故A正确;
B、Y质量不变,符合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点,所以可能是催化剂,说法正确,故B正确;
C、X反应生成Z和W,反应符合“一变多”,所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说法正确,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得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克,所以说法不正确,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2分)(2011?泸州)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瑞安市锦湖第二中学2011届九年级数学下学期开学初质量检测试题 浙教版.doc
- 浙江省瑞安市锦湖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浙教版.doc
- 浙江省瑞安市锦湖第二中学七年级英语期中试卷(无答案) 人教新目标版.doc
- 浙江省瑞安市锦湖第二中学七年级英语试卷 人教新目标版.doc
- 浙江省瑞安市锦湖第二中学初中历史与社会 首届读书节-知识竞赛 人教版.doc
- 浙江省瑞安市锦湖第二中学初中科学教学论文 探究性实验在中学科学课中的运用.doc
-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第4课 欧洲西部》课件 湘教版.ppt
-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中政治《第五课 我国人民的代表大会制度》自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中政治《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自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兰台中学七年级英语下册《一般过去时》课件 人教新目标版.ppt
-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4届高三数学上学期八月月考试题 文(无答案).doc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12-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
- 湖北省襄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调研统一测试试题.doc
- 湖北省襄阳市2012-2013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 湖北省襄阳市2013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
- 湖北省襄阳市2013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13届中考地理第三次(6月)模拟考试试题.doc
-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介绍.ppt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3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二).docx VIP
- 小学生3500个常用汉字归类(带拼音).pdf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2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一).docx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1课 五彩缤纷的世界:绘画之美(二).docx VIP
- Dahua大华以太网交换机(桌面式管理型)_WEB使用说明书_V1.0.0.pdf
- 党校中级考试资料.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智能体@AEI:Agentic Al,开启企业融合智简运维新范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