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章 17年新诗 50年代初,颂歌成为主旋律 《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何其芳)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 是如此巨大的国家的诞生 是经过了如此长期的苦痛 而又如此欢乐的诞生, 就不能不像暴风雨一样打击着敌人, 像雷一样发出震动着世界的声音 《新华颂》(郭沫若) 人民中国,屹立亚东。 光芒万丈,辐射寰空。 艰难缔造庆成功, 五星红旗遍地红。 生者众,物产丰, 工农长作主人翁。 《时间开始了》胡风五个乐章:《欢乐颂》《光荣赞》《青春曲》《英雄谱》《胜利颂》 今天 为了你的新生 我奉上这欢喜的泪 为了你的母爱 我奉上这感激的泪 今天 在激动你的时刻 也许你忘记了过去的一切 但过去的一切 使你纯真得像一个婴儿 仿佛躺在温暖的摇篮里面 洁白的心房充溢着新生儿的恩惠 ….. 黎明 像一个花苞 她吐着清丽的香味来了 黎明 像一个爱情 她亮着温馨的微笑来了 祖国,祖国啊 黎明的处女的光波 照到了你的身上 你抬起了愁苦的头 《时间开始了》 结构 第一部《欢乐颂》,以1949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开幕为缘起,极力夸张和渲染会场的热 烈气氛和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第二部《光 荣颂》具体描写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苦难历 史以及她们在时代感召下奋起反抗的几个 光荣典型 第三部《青春曲》里,诗人将 主观抒情转换成一组感性的形象,对小草、 晨光、雪花、土地、阳光等新生事物的青 春充满了真纯的感激 第四部《安魂曲》由天安门广场上 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礼写起,以浪 漫主义的想象力,与诗人相知的几个先烈 的英魂进行灵魂的对话,非常深情、真挚地写出了先烈们的生活剪影 与灵魂真实 第五部《又一个欢乐颂》,回到了开国大典的欢庆场面。 意义 《时间开始了》成功的是诗人用相当个人化的语言叙述了诗人与几个先烈之间肝胆相照的动人故事,所谓“个人化的语言”指的是诗中抒情主体既是十分具体的诗人自传形象,又融合了某种庞大的共同性的时代声音,后者是通过前者的真实而不是概念化的感受来表达的。 七月派诗人绿原曾高度评价这部诗:“当时歌颂人民共和国的诗 篇实在不少,但从眼界的高度、内涵的深度、感情的浓度、表现的力 度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衡量,能同《时间开始了》相当的作品未必是很多的。” 这部长诗包容了以颂歌为特色的政治抒情诗的许多必要因素,特别是强烈的抒情主体的塑造,以致后来者 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等50年代重要政治抒情诗人的创作都难以达到这样的独创程度。 局限 诗歌语言不精炼和“颂歌”体的程式化,无节制的主观感情宣泄以及对领袖人物的狂热崇拜倾向,在这部作 品中都有比较充分的暴露 巨无霸式的结构所造成无旋律美感 的冗长和重复,如在一个“欢乐颂”后再来一个“欢乐颂”,在描写 政协会议中间又插入了党员大会,在叙述纪实性人物时也采取了跟着 故事走的自然主义态度等等, 这些可能又是这部长诗所特有的缺点。 1953-1957上:诗坛复兴 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陆续发表新作 《草木篇》流沙河 《养花人的梦》艾青 1949年前已经开始创作,于本时期成名 《望星空》郭小川 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 《草木篇》 藤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剌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草木篇》 梅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得最迟。春天,百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毒菌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现了。白天,用美丽的彩衣,黑夜,用暗绿的磷火,诱惑人类。然而,连三岁孩子也不去采他。因为,妈妈说过,那是毒蛇吐的唾液…… 1958年“新民歌运动” 对民歌道路的过分强调,使诗的道路越走越窄,对所谓浪漫主义的强调,助长了诗歌虚夸不实的倾向。一大批诗人被迫离开了诗坛。 六十年代 诗歌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分化整合的过程。分化主要产生了两种倾向:一些诗人开始刻意追求和谐优美的意境,努力寻找或渲染生活的诗情画意。 1963年起,诗歌变成了“战歌”,政治抒情诗成为占据诗坛主导地位的潮流。 政治抒情诗的特征 ?诗人”以“阶级”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思辨性、政论性和鼓动性是其最基本的抒情风格。 艺术结构主要分作苏俄式的阶梯体和中国式的铺排体两种样式,而它的声音特征则体现为一种洪亮而阔大的“放歌性”。 50——60年代新诗的演变 首先,革命精神的抒发替代了现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