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曾明时 审题:张可依
内容: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选择题
图片、文物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从中可获取许多历史信息,据此回答1—3题:
1.从下列图片可以得出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正确信息是:
①已经使用铁农具 ②牛耕逐步推广 ③农具种类增加 ④冶铁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对下列两幅图片相关史实的说明,正确的是:
A.分别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和贞观年间
B.前者迫于冒顿单于的威胁,后者是中原王朝主动示好
C.分别促进北部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D.都促成中原王朝设置行政机构管辖该地区
3.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使用的臂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年日军速战速决计划彻底破产
B.这一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移
C.这一年皖南事变发生,统一战线经历考验
D.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延安整风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据此回答4—8题。
4. 贾谊著《过秦论》,总结秦亡教训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仁”是与西汉的哪一政策相呼应?
A. 休养生息 B. 重农抑商 C. 反击匈奴 D. 独尊儒术
5.“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6.“东庄有佃化为虎,司租人至撄其乳。西庄有佃狠如羊,掉头不顾角相当”,该诗反映的是:
A.明末农民起义中“均田免粮”的斗争
B.在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下农民的抗租斗争
C.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农民夺取地主土地的斗争
D.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农民反封建剥削的斗争
7.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深远
8.“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社高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园
主张法治,依法治国,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回答9—11题。
9. 古代韩非子主张法律应向全国公布,臣民必须遵守,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 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 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 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 用法律代替君主个人意志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这主要表明:
A. 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B. 行政权受到制约
C. 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 参议院行使司法权
11.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①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 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与调整要符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此回答12—14题。
12. 春秋末年,齐鲁等国农业税征收的主要标准是:
A. 按公田的实有数目征收 B. 按土地的实有数目征收
C. 按户籍征收 D. 按家庭人口的实有数目征收
13 下列关于“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条鞭法将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B. 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C. 一条鞭法有利减轻农民的负担,却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D. 摊丁入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却不利于人口增长
14.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其实质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美国数学竞赛2020 AMC 10A (解析版).pdf VIP
- 小学体育教坛新秀学科素养检测试卷与答案.pdf VIP
- 2025重庆两江假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2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聚α-烯烃的生产工艺.pdf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 工匠精神(教学PPT)课件PPT1).pptx VIP
- YD_T 4006-2022 信息通信用10kV交流输入的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docx VIP
- 《数学史》宋元数学.ppt VIP
- 2025重庆两江假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12.2+食物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互动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优质备课课件(苏教版2024).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