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拉斯和张爱玲对于爱情的体验之比较
断零的忧愁
——— 杜拉斯和张爱玲的创作心理浅析
陈新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座机电话号码
【内容摘要】 杜拉斯和张爱玲作为两个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女作家,身份经历的迥异所造成了那种以爱情为依托的人生观在她们的作品中以委婉曲折的形式被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并非纯粹的爱情体验的表达,也不纯然是一种对于爱情的理性关照,从她们的对于爱情的表达中所透视出来的,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对于人生的一种断零的体验,虽然这种无可接续的体验在她们的作品所体现的角度和方式是很不同的,但是一种落寞的心态清晰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这种落寞的程度是不同的。从对于杜拉斯和张爱玲的对于爱情的体验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本土资源和异国资源在作者的叙述中所起到的微妙作用。
关键词: 断零体验 漂泊感 形象学 怨恨
杜拉斯以一种我们完全陌生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她的不对称式的叙述和那种过于炽烈的对于爱情的投入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强烈的末世感,“回忆的片段,欲望的火焰;痛苦时的迷失、愤怒、号叫、等待和沉默,在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都能成为一本本书的不容置疑的源泉和内容,作品和生活是一种奇遇的两张面孔。”杜拉斯不满于人机械地生活在现实的秩序内,残酷而又异化的生存环境剥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她曾经说过自己一直处在家庭的门外,是个被忽略的角色。她的小说更多地展现了一种精神空间的惶惑,,自我认同结构在现实世界中被无情地摧毁,她在她的小说里不停的漂泊,她的归宿是一种可能性而非某种切实的生活。她的无所归依的飘零感在她倾力想象的国度里找到了另一种回应,那就是张爱玲的写作,只不过张爱玲的作品是以中国古典美的韵味表达那种身世没落,相异的外在形式之下,潜藏的气势是那同气相求的对于人生的一种断零体验,也即无可接续有无可希望的孤立的心理状态,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观察角度给我们阐释了一种我们可能每每遇到却无心观之的寥落境界,也许她们的表述是消极甚至是变态的,可是这消极和变态不正是生命的一部分的真相吗?用张爱玲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断零体验产生的根源
所谓的断零体验,从最初的论述者的意图来看,主要是说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对于传统的断裂和新学的难以接受的这样一种孤立无助的精神状态。“他似乎总是生活在别处,总在自己不在的地方生存,生活处处遭遇陌生或隔膜,……。这样,个人就总是处在一种怀乡愁绪的包围之中。”从内在的心理状态来说这样的体验是一种消沉的悲观情绪,而对于敏感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样的情绪在文字这个出口里会以这样或是那样的方式被表达出来。杜拉斯的小说总是建立在回忆与虚构的基础上,情节或许是虚构的,但那共同的情绪体验却来自于她早年的经历,这种情绪赋予她小说独有的魅力。到了晚年的杜拉斯始终认为自己是越南人,是出生在法国过去殖民地的人。在异域度过的童年在杜拉斯的脑海中一直是一种流亡的生活,不属于任何阶层的痛苦是她的自尊被暴晒在热带刺眼的起强光之下。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少女苏珊凸显了这一点:甚为贫穷白人既不同于当地的土著居民,又无法融入富裕白人的阶层,不仅忍受着物质上贫穷的煎熬,还要面对精神上无法归类的烦恼,异乡人成为她身份的标签。如此看来,苏曼殊的文言中篇小说《断鸿零雁记》中描绘的那个三郎所时刻遭受的刻骨铭心的断零异乡的体验以一种几近相似的方式在杜拉斯的身上重演着并且有更深一层的漂泊感受,因为三郎毕竟生长在中国,只是后来因为政治的原因远游日本,他的根依然在他血缘上的故乡
三、结语
女性作家的创作心理和男性作家相异之处就在于她们一般不会高蹈在世俗生活的喧嚣和迷离之上,而是要紧紧走在生活中间,以灵敏的触觉、听觉、视觉等等感觉描绘一幅幅我们轻易就放过的生活的风景,这风景在现代主义的语境氛围之下就更接近于方方笔下的“风景”,从上杜拉斯和张爱玲这个单线性的对不之中可见一斑,相比之下,纵向的断裂和横向断裂所产生的心理上的飘零感成为她们的一种叙述的基调贯穿在她们作品之中。故事或有不同,情节也许各异,但是一以贯之的就是人物结局的苍凉和背后隐含的怨恨情绪的曲折表达。实际上,女性作家更多走向生活的阴暗面,这既有女性独特的气质上的原因,更有来自于生活的“鼓励”,两者结合后,杜拉斯的“情人”是如此的不踏实,白流苏的爱情才这样扭曲的让我们好奇。当然,从萧红,从王安忆,从伍尔夫,从波伏娃的字里行间,这样的阴郁的目光并不鲜见,于是从杜拉斯和张爱玲的单线性的比较中,这个的断零感给这碌碌的社会一丝冷静的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
[法] 克里斯蒂安娜·布洛-拉巴雷尔(Christiane Blot-Labarrere)著;徐和瑾译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选自黄修己:《张爱玲名作欣赏》[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