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TEX污染含水层中氧化还原环境的空间变化.doc
BTEX污染含水层中氧化还原环境的空间变化
摘要:采用一维柱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地下水受BTEX污染过程初期,含水层中顺序氧化还原环境的空间变化规律,并对模拟柱不同高度出水中BTEX各组分的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模拟柱中各氧化还原灵敏性指标的浓度分布呈现以下规律:距离污染源80~98 cm处的氧还原环境较强;60~80 cm之间硝酸盐还原环境较强;35~60 cm之间以铁还原环境为主;24~50 cm之间形成硫酸盐还原环境;0~30 cm处HCO-3的浓度最低则产甲烷作用较明显。BTEX各组分从模拟柱底部至顶部呈急剧减少规律,其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和间邻二甲苯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4%、99.96%、99.94%、99.49%和98.3%。
关键词:地下水; BTEX;自然衰减;氧化还原条件
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4
Abstract:The changes of redox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BTEX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monitored in this study through setting simulated colum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redox components presented zoning in the simulated column. Oxygen reduction zone formatted in 80~98 cm away from the source, Nitrate reduction zone formatted in 60~80 cm, Iron reduction zone formatted in 35~60 cm, and Sulfate reduction zone formatted in 30~50 cm. At the bottom of the column, the methane zone formatted in 0~30 cm because of the decreasing of HCO3-. The concentration of BTEX components showed a sharp decline.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xylene and oxylene reached 99.94%, 99.96%, 99.94%, 99.49% and 98.3%, respectively.
Key words:groundwater; BTEX; natural attenuation; redox condition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简称BTEX)是石油化工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燃料油,广泛存在于地下储油罐泄露和石油加工冶炼工厂管道等的泄露处土壤和地下水中,同时在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渗滤液中也大量存在[1]。它们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开采、储存、运输和加工的过程中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威胁着地下水的安全[2]。
自然衰减也称作内在的或被动的修复,根据目标污染物最终去向的不同被学者们冠以很多方面的解释[35],通常的定义是:在没有任何人为干扰的情况下,由于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者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物质的毒性和数量降低或进行迁移转化使其浓度减少的过程[6]。许多学者证实在地下环境中存在着BTEX的自然衰减作用,使BTEX各污染组分浓度降低同时也使BTEX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羽的扩散速度降低[78]。另一些学者通过向包气带和含水层中通入氧气,添加营养和电子受体等方式来强化BTEX自然衰减。然而针对BTEX在含水层中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机理鲜有报道。中国在对地下环境有机污染的治理问题上的研究刚刚开始,这些研究大多从水文地质角度对有机物锋面运移、分布规律、锋面扩展和透镜体形状进行模型模拟与试验模拟,很少从生物地球化学角度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设置室内模拟柱实验,得出在BTEX污染初期阶段BTEX各组分的空间衰减规律及氧化还原灵敏性指标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定量的分析BTEX各污染组分在模拟柱空间上的衰减规律。从而得出BTEX在含水层中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下得衰减情况,为研究BTEX在含水层中的自然衰减提供依据。
1材料及方法
1.1供试材料
所用地下水取自某省宾馆,实验所用BTEX污染地下水是实验室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