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宁市圩区建设问题与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海宁市圩区建设问题与对策.doc

浅析海宁市圩区建设问题与对策   【摘 要】圩区是防汛排涝重点工程之一,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地区防汛排涝能力。海宁市近几年建设了一批圩区工程,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全市圩区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圩区建设目标和措施,从而为平原地区圩区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浅析;圩区建设;问题;对策   1 圩区建设分析由来   受2013年“菲特”强台风与冷空气交汇影响,海宁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短时强降雨,发生了大面积洪涝灾害。在这场特大洪水面前,作为我市防洪排涝重点之一的圩区,经受住了此次严峻的自然灾害考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但同时部分圩区 “短板”也暴露出来,给人民群众的经济带来损失,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针对全市圩区工程出现的不足和薄弱点,分析海宁市圩区整治现状,提出全市圩区整治具体措施,为全市“防洪水”、“排涝水”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2 全市圩区概况   海宁地处长三角南翼、浙江省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地区特别是铁路以北地势低洼,为了防御内涝,排除积水,1960年至2007年全市先后建有大小圩区71片,其中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建成圩区30片,设计防洪标准十年一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建成圩区41片,设计防洪标准二十年至三十年一遇不等。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平台开发建设,近年来已有部分圩区打破原有格局或被撤消,通过抬高地面来达到防洪要求。据2012年统计,全市目前现有圩区61片,涉及全市8个镇(街道),圩区面积21.32万亩,圩堤长度326.375公里,节制闸201座,排涝泵站208座、排涝机泵371台,装机容量7209 千瓦,全市平均排涝模数0.993 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具体见海宁市圩区现状普查统计表)。   海宁市圩区现状普查统计表   镇、街道 圩区数量 圩区面积 耕地面积 圩堤长度 水闸 排涝泵站 排涝机泵 排涝流量m3/s   (亩) (亩) (公里) (座) (座) kw 台   许村 14 52980 26079 79.84 54 67 2487.5 141 43   长安 8 44097 23818 59.18 35 36 1352.5 68 28.81   周王庙 5 20681 8089 37.4 17 18 794 39 16.96   盐官 14 21178 8241 27.255 21 22 568.5 30 11.14   斜桥 5 35284 21222 43.13 37 26 1012.5 36 20.9   海洲 6 12042 6814 26.76 14 9 256 13 5.35   海昌 8 24951 12090 49.36 20 25 645 38 13.42   袁花 1 2006 1060 3.45 3 5 93 6 1.54   合计 61 213219 107413 326.375 201 208 7209 371 141.12   3 存在问题   3.1 圩区现状防洪排涝能力低   由于受地面沉降、日常管理不善、农作物耕种、圩堤表层抗雨水冲刷能力差等因素影响,全市部分圩堤防洪标准仍然较低。2012年结合水利普查工作,对当时尚未整治的43片圩区共214.69公里圩堤进行了全线测量。全市共实测圩堤断面3068个,从测量情况看,满足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的断面只有1341个,达标率仅43.7%。如今年备受关注的海昌街道勤民村和许村镇胜利、许巷、景树、双联等上河地区的圩堤均未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全市圩区平均排涝模数为0.993,仅达到耐淹作物0.95的标准,低于非耐淹作物1.05和村镇圩区1.3的排涝模数标准。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种植结构发生较大调整,经济作物和非耐淹作物比重的明显提高,全市圩区防洪排涝能力弱的矛盾日益凸现。   3.2 圩区堤防工程整治推进困难   从近几年我市圩区整治工程看,各镇、街道普遍认为防洪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只要圩区闸、站设施运行正常,提前做好预排,不会存在问题,因此对圩区排涝泵站和节制闸的改造比较重视,每年均安排资金对闸、站轮番进行改造。而圩堤加高加固由于受到政策处理难(圩堤涉及占用地带狭长,但总体面积较少、涉及农户多)、取土难(大部分河段已实施土地整理)、施工难(无施工机械进出道路)等种种原因而重视不足、力度不大、推进较慢。同时,部分已整治圩区在村庄、临河道路、各县市、各镇交界处等特殊河段周围无法修筑圩堤,一些圩堤的“短板”尚未得到有效整治。从而导致水位上涨后,圩堤“短板”直接进水导致圩区包围圈打破,无法发挥整体效益。   3.3 是建设管理人员和资金不足   我市镇、村圩区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各镇、街道每个水利员平均管理区域近30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