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文言文之分析综合 ——设误角度与对策 2015年全国卷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 3、分析综合 (1)筛选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编题特点——以考点(3)为主,近年来,有把考点(3)(2)综合考的趋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5全国Ⅰ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孺年幼时聪明过人。镇军沈约听到他的名声,招他为主簿,经常与他一起出游聚会赋诗,他的文才很为沈约叹赏。 B.刘孺年轻时喜欢写文章,曾经在皇帝身旁写《李赋》,受命便成,文思敏捷,下笔不加涂改,高祖十分赞赏。 C.中大通五年,刘孺任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上任不久,又改任都官尚书,兼任右军将军。 D.刘孺年轻时与堂兄苞、孝绰齐名,苞早逝,孝绰被罢官,但他们的地位都不高。 9月月考,节选自《梁书·刘孺传》 [答案]C//“任职不久”错误,原文“未拜”。 [阅读区间]五年,为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未拜,改为都官尚书,领右军将军。 [译文]中大通五年,担任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还没上任,又改任都官尚书,兼任右军将军。 设置错项的方法 所谓“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是对文意的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 熟悉这类题目设错的方法,掌握命题规律,做到胸中有数。 例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阅读区间]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 [解析]选项错在“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 从:使……跟从,带领。董槐骑马率领几个人赶到火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人教版必修1第6课) 译文:沛公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去拜见项王。 从: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里第16个,见《核按钮》小册子P176 设误角度一:词语错解,误解文意 ——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文中的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 解题对策——阅读时要有重点意识地正确理解选项所对应的文段关涉到的一些关键性实词,包括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等。 精解 考 点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阅读区间]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文段译文]桓帝时,同郡尚书杨乔上书荐(孟尝)说:“孟尝安于仁爱,弘扬仁义,崇尚道德修炼,清廉的行为超出流俗之人,才能超出众人……冒死推荐贤人。”孟尝最终没有被重用,年七十,死于家中。 练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练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阅读区间]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解析]选项错在“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原文表述“尝竟不见用”,这里“见”表被动,“竟”为最终,“竟不见用”即“最终没有被任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人教版必修4第11课) ——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地被欺骗。 见:120个常见文言实词里第43个,见《核按钮》小册子P196 例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014全国Ⅰ卷)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阅读区间]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 [文段译文]正值安禄山叛乱,肃宗登上皇位,于休烈升任太常少卿,掌管礼仪事务,兼修撰国史。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振奋精神听从善言,曾经对于休烈说:“君主的任何举动一定要记录下来,这才是好的史官。我有过失,您写下了吗?”于休烈回答说:“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