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激励.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激励

主要章节 1. 激励的概念: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 激励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 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 关键点: 需要、努力和组织目标 5.4.1 激励概述 3. 激励的作用 在管理职能中的重大作用 在组织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吸引人才:eg.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发挥才能:eg. 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行为管理学》 能够调动内在潜力,提高员工工作绩效 eg.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165万条建议 eg. 某轴承公司 5.4.1 激励概述 2)动机 当一个人感觉到某种需要,且该需要处于未被满足的状态时,主体就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从而在身体内部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也就是动机。 动机的表现形式: 物质性动机和非物质性动机 3)需要 需要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既包括基本的需要,也包括各种高层次的需要。 5.4.1 激励概述 2.激励的过程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b)基本观点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五种需要按照层次逐次递进 人在特定时期存在特定的主导需要 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 五种需要的等级循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着等级倒置现象 各种需要相对满足的程度不同 3 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论和应用 不足 价值 了解员工的需要层次 了解员工的需要差异 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A) 成就需要理论的内容 成就需要:争取成功、追求卓越的需要 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行为的需要 交往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需要 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B)成就需要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往往具有如下三种性格特征: 谨慎地设定挑战性的目标。 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遇坐享成功。 希望尽快得到工作绩效的反馈。 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C)权力需要 权力需要的特点: 希望影响他人,希望控制向下、向上的信息渠道,以便施加影响、掌握权力。 权力的两面性: 社会化权力 个人化权力 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D)亲和需要 表现为: 交往 渴望友谊 合作 沟通和理解 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人际冲突的回避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交往需要的区别 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E)成就需要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提供能够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 尽可能为高成就需要的人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且对其工作成果及时反馈。 注意培养员工的成就需要。 由于成就需要可以后天培养,因此组织应当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成就需要。 高成就需要的人未必会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a)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赫茨伯格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某些因素总是与工作满意相关,与不满意关联度很低;而另一些因素则总是与工作不满意相关,与满意关联度很低。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b 保健因素 这类因素不具备或强度太低,容易导致员工不满意,但即使充分具备、强度很高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赫茨伯格将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又称作“维持因素”。 使员工感到不满的往往是公司政策与管理方式、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五种因素,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因素。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激励因素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 这些大多是属于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方面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这类因素具备后,可使员工感到满意,但员工感到不满时却很少是因为缺少这些因素 。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d)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之间的关系 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e)双因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工作本身对员工的激励。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之间的关系。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f)对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评论 不足 方法本身的问题 调查对象的代表性 积极意义 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A . 期望理论的激励过程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B.期望理论公式 激励力(M)=效价(V)×期望概率(E) 2)亚当斯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