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分册练习册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docVIP

第二分册练习册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分册练习册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基础练习 1.三国之后, 实现了短期统一,随后又陷于分裂,中国历史进入了“ ”时期。 2.鲜卑拓跋部原为活动于 一带的游牧狩猎民族,后向西南迁移,建立政权,国号“ ”,史称“ ”。 3.李白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 311 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4.一位生长在北方的鲜卑族青年,响应政府汉化政策迁居洛阳,此后他的人生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 A.不得说汉语穿汉服 B.开始潜心钻研儒家经典 C.不得娶汉族女子 D.必须维持祖先的姓氏 5.北魏时期的画像砖“汉人胡食图”反映出 A.北魏统治者采取强硬措施推动汉族胡化 B.汉族被内迁少数民族同化了 C.各民族生活方式相互交融 D.少数民族也有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 6.《魏书·食货志》载:“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材料涉及了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内容 A.均田制 B.整顿吏治 C.迁都洛阳 D.革除旧俗 7.欣赏右面两幅图,左图为北魏文官俑,右图为敦 煌壁画中的北魏掌衡武士。对这两幅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掌衡武士的创作时间早于文官俑 B.掌衡武士的服饰适合马上活动 C.文官俑融合了鲜卑与汉族服饰的特点 D.无法判断两幅作品时间的早晚 二、拓展练习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日:“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二公日:“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雄,克平天下。 ——陈寿《三国志》 材料三 太和九年 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收《魏书·孝文纪》 1 概括三则材料中统治者在认识上的共同点。 2 列举材料中涉及的政策措施并做评价。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