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月飞行试验返回器从月球上空成功返回中国(图)
探月飞行试验返回器从月球上空成功返回中国 图
着陆场早已到达预定待命空域的直升机和地面的回收分队,按照北京飞控中心发送的落点预报,向着目标着陆点靠拢。
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器着陆
原标题:嫦娥五号探路尖兵完美返回 朝霞喜迎归
人民网北京航天城11月1日电(吴月辉 马丽 姜宁 齐登峰)今晨,被誉为嫦娥5号探路尖兵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将结束为期8天的地月之旅,迎来它最后的谢幕演出——返回地球。
这是中国首次迎来从遥远月球上空返回的人造航天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以精确的测控与轨道设计,为中国航天书写新的辉煌。
“舱器分离!”,5时5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内,随着总调度戴堃洪亮的调度口令响起,“嫦娥”迎来回家路上的第一个紧张时刻。
飞控大厅右侧的大屏上实时显示,在距地面5000公里的太空中,服务舱缓缓向着返回器斜上方飞去,5米,10米,20米……距离越拉越远。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分离,对航天人来说这一幕何其熟悉。15年前,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似乎就是这样分离的;11年前,神舟五号返回舱载着杨利伟与轨道舱似乎也是这样分离的……
“服务舱规避机动!”舱器分离约3分钟后,为确保返回器安全,服务舱按照地面科技人员预设程序开始调姿,约8分多钟后开启发动机,进行规避飞行。
此前,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陈宏敏告诉记者。两器分离时的速度达10.8公里/秒,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而且服务舱在返回器之前,如果不实施规避机动,则可能发生碰撞,对返回器造成巨大威胁。
很快,服务舱从大屏的三维动画中消失,返回器“嫦娥”进入了自由飞行状态。从飞控大厅中间的巨幅液晶屏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嫦娥”飞过了南大西洋,正从印度洋的上空沿着红色标识的预定轨道向着祖国大陆飞来。
陈宏敏向记者介绍,为了让嫦娥回家,测控通信系统沿返回走廊布设了一条地面测控链,通过这条测控链,他们可以向返回器发送指令,并通过测控链获取的数据,实时计算出返回器的轨道并预报其着陆地点。
此刻,在飞控大厅隔壁的轨道机房里,中心轨道控制科技人员们紧盯屏幕、十指翻飞,正紧张地进行“嫦娥”返回轨道预报。年轻的控制工程师盛庆轩告诉记者,精确的轨道预报是引导测站跟踪返回器和进行返回器落点预报的前提。稍有差池,就无法保证安全返回了。
6时11分许,“建立返回再入姿态!”听到这声报告,飞控大厅的科技人员们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一下了。
2分钟后,飞控大厅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在距地面大约120公里的大气层边缘,“嫦娥”像一颗流星一般向地球大气层飞去。飞控大厅的科技人员们纷纷抬起头来,透过巨幅液晶屏上的三维动画,深情注视进入初次再入飞行的“嫦娥”。
持续3分多钟的初次再入算得上是发生在地球稠密大气层里的一场精心动魄动作大片。虽然从大屏的动画上无法看到真实的再入场景,但从专家的讲述中,记者仍有身临其境、心跳加速的感觉。这3分多钟里,“嫦娥”不但会因高速飞行与大气摩擦进入黑障,而且在黑障区会在稠密大气的阻滞下弹跳起来。就像在河面上打水漂一样,高速飞行的石块会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弹起再落下。
“这一跳是生死攸关的一跳!”周建亮说,“如果跳不起来,‘嫦娥’就会一头栽下摔个粉身碎骨,如果跳过了,‘嫦娥’就会逃离大气层,无法二次再入。”
“返回器第一次升力控制结束,转自由飞行段!”6时17分,飞控大厅里掌声雷动,科技人员们纷纷用欢呼和拥抱庆祝着“嫦娥”姑娘惊艳、完美的纵身一跳。这一跳,“嫦娥”跃出了黑障,跳出了大气层;这一跳,“嫦娥”跨过了返回最危险的旅途,吹响了任务圆满成功的号角。
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然而,“嫦娥”回家的路还有很远。飞控大厅很快再次沉寂下来,科技人员们开始为嫦娥最后的归程认真的监视着,紧张的计算着……
“首次再入结束后,‘嫦娥’飞行速度会下降到第一宇宙速。”周建亮告诉记者,“二次再入过程就与神舟飞船返回类似了。”
6时23分,“返回器转入二次再入飞行阶段!”返回器再次启动了升力控制。随后,北京飞控中心再次向各方向测站发送了落点预报。
6时27分许,“嫦娥”第二次飞出了黑障区。
“回收四号跟踪开始!”
此刻,飞控大厅的巨幅液晶屏上显示出内蒙古着陆场站光学观测点拍摄记录到的返回器实时光学图像和红外图像。从图像上记者看到,“嫦娥”姑娘像一颗在旭日晨辉中闪耀的流星来到了了祖国大陆的上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嫦娥”离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
“弹伞舱盖!”6时31分,随着总调度一声令下,“嫦娥”在内蒙古上空10公里的地方启动了最后的回收程序。
短暂的十几秒钟后,“嫦娥”打开了伞舱盖,弹出了减速伞。很快,巨大的主降落伞在减速伞的拖拉下打开了。高速飞行、灵巧轻盈的“小嫦娥”在主伞巨大的拉力下,被拽了起来,仿佛仙女摇曳于空中的舞姿。
着陆场早已到达预定待命空域的直升机和地面的回收分队,按照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4 The Earth 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5沪教牛津七年级英语上册.docx
- 江苏开放大学管理学060935过程性考核作业(二).docx VIP
- 2025在线网课《信息检索与科技写作( 理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power up1英语书单词表.docx VIP
- 4.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共18张PPT)中职高教版(20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x VIP
- 钢拱架支护操作规程.docx VIP
- 镁法脱硫技术方案.docx VIP
- 人体生物电现象.ppt VIP
- JB T 10192-2012小型焚烧炉技术条件.docx VIP
- 02R111 小型立、卧式油罐图集(OCR).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