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汉代法律制度
腹非罪 《史记·平准书》和《汉书·食货志》记载:武帝下令造白鹿皮币。令下,大司农颜异未表赞同。有访客与颜异谈及改币令下后颇感不便,颜异不敢正面回答,“异不应,微反唇”,只是嘴唇轻轻动了一下。张汤探知,乃“奏当 颜 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非,论死。自是之后,有腹非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韩非子·说疑》:“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孔子家语·始诛》载:孔子也说过:“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日心逆而险;二日行僻而坚……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 二、文帝、景帝的刑罚改革 西汉初年,基本采用秦朝的刑罚制度,继续使用黥、劓、斩左右趾等肉刑;对死刑也仍保留了残酷的执行方法,如夷三族、具五刑、枭首、腰斩、弃市等。 惠帝时曾作小范围改革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进行的刑罚改革 (1)废除肉刑 主要是用徒刑、笞刑和死刑取代黥、劓、斩左趾、斩右趾等肉刑。 案例: 缇萦救父 主要内容: 凡当完(髡)者,完为城旦舂; 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 当劓者,笞三百; 当斩左趾者,笞五百; 当斩右趾者,弃市。 就是用徒刑、笞刑和死刑以代替黥、劓和斩左右趾三种肉刑。 (2)改革劳役:“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 即凡劳役徒刑只要不逃亡,均可按照罪刑轻重,在其服满规定年限后获得释放.将无期徒行改为有期徒行 (3)废除收孥相坐律、诽谤罪等。 汉景帝继位后再次修改法律 其一,减少笞数 斩左趾者,笞五百减为三百,二百 劓者,笞三百减为二百,一百 其二,制定棰令,具体规定了笞棰的规格及施刑部位,并规定施刑中途行刑者不得更换 。 至此,减轻刑罚的目的基本实现。 意义: 西汉文帝、景帝的刑罚改革虽然没有完全彻底地废除肉刑,残酷的肉刑斩右趾又恢复施行,对宫刑也没有采取改革措施;但是通过此次刑罚改革, 肉刑已经不再是刑罚体系中的主要刑种,而徒刑和笞刑成为主要刑种,使得奴隶制五刑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为隋唐以后中国封建五刑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三、刑法原则 尊老怜幼原则 亲属相隐原则 有罪上请原则 《论语》: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董仲舒: 甲无子,道旁弃儿乙,养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 仲舒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 第四节 行政、民事、经济制度 汉代官员的选任: 察举、征辟(辟召与征召) 察举:察举源出先秦的“贡士”、秦代的“荐吏”,故又名贡举、荐举,是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 征召:皇帝直接聘任士人叫征召。 辟召:大臣聘任士人为官叫辟召。 女了出嫁年龄、不孝之罪 均输法和平准法 第五节 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中央:廷尉 地方:行政兼理司法 2、审判制度 (1)起诉:告劾(自诉与公诉),直诉(诣阙上书) 起诉的限制:禁止越诉,严禁卑幼控告尊长。 (2)逮捕 (3)鞫狱--审判,读鞫 乞鞫 (4)覆案 3、春秋决狱 案例一: 甲夫乙将船,会海盛风,船没,溺流而亡,不得葬.四月,甲母病即嫁甲.欲当何论? 或曰:甲夫死未葬,法无许嫁,以私为人妻,当弃市. 仲舒议曰:臣愚以为,春秋之义,言夫人归于齐,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妇人无专制擅姿之行,听从为顺嫁之者,归也。甲为尊者所嫁,无淫衍之心,非私为人妻也。明于决事,皆无罪名,不当坐。 * * 第三章 汉代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两汉法律指导思想的变化 一、两汉的社会基本状况(公元前202-220) 西汉初期:前70年:高祖(刘邦)文帝、景帝 西汉中期: 武帝 西汉后期 王莽 东汉:汉光武帝(刘秀) 汉初对秦亡的反思: 政策:用刑宽缓、轻徭薄赋,德刑相为用等; 行政设置:分封制与郡县制同存,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二、汉代法制思想的两次转型 (一)汉初黄老“无为而治”的治理思想 1.黄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政策上的体现 核心内容: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具体政策体现:轻刑薄赋、德刑并用等 陆贾 “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没,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报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乡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王,陛下安得而有之?”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 “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 2.汉初无为而治的制度 (1)简政宽刑 汉惠帝(刘盈) 元年 诏令民有罪,买爵三十级,就可以免死罪 四年 颁布“除挟书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