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人使命观教育06122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军人使命观教育061222

第一句话,部队需要的根本不是学员,而是军人 前两天跟潜基的小师弟一起吃饭,我突然想起入学时看到的《蓝色征程,从这里起航》里“对辐射不过敏”的李洪海这个人,便问他们认不认识,答曰,是他们总工。我突然觉得,原来他是个那么鲜活的军人,离我那么近。那些所谓英模、所谓军人的楷模,离我们太远了,让我们在学校里丝毫感受不到。这是入伍入学教育的一大败笔。像看漫画、看电影一样看军人。除了军装和约束,我觉得很少学员能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份。 部队需要的是军人,敢打仗能打仗的军人。现在的学员连牺牲一下暑假都喊爹叫娘的,算狗屁军人?说真的,利用难得的假期搞训练是否科学,需要再探讨,可是我看到许多人考虑的根本就是个人的享乐和安逸,让人心痛。部队不需要这种人,打仗更不需要这种人。 像度假一样的当兵锻炼或实习,让许多学员忘了,那些很“可笑”的战位,恰恰就是他们将来的岗位,那些嗤之以鼻的工作,恰恰就是他们将来的责任。 好多人喜欢把军校跟地方大学比,把自己跟地方大学生比,那是非常不应该的。说明一点,我否定这种比较,并不等于我肯定目前的许多不足之处。相反的,军校的管理,包括海工,有许多不够人性化和合理的地方。诚然,现在的年轻人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诚然,现在的学生更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现在的学员,更加远离了战争,更加远离了军队。 作风是一个很多人不屑于提及的词语。其实,我们缺乏的就是这个,与时代进步无关、与装备好坏无关、与军校强弱无关。我的办公桌上,一直摆着一本总政宣传部编的《革命精神光耀千秋》,里面记载着井冈山、长征、好八连等43种革命精神,激励着我,因为我觉得那是这支军队最耀人的本色和作风。 记得海工的郭校长讲过一件事,一个海工毕业生,穿着拖鞋大裤衩、背着吉他去某单位报到,单位领导问:你哪里毕业的?答:海军工程大学。单位领导怒:你给我回去!!!洒脱不是罪,热爱音乐更是种可贵的品质,但是此学员却忘记了军人最本质的东西。有人说,军校毕业生像大学生、像流氓、像混混,唯独不像军人。 难道踢几个小时正步就够了?难道到大街上扫马路当几个小时雷锋就够了?难道拉到木兰湖游几天泳就够了?难道运到黄陂暴晒一个月就够了? 不够,远远不够。不管是部队生、地方生还是研究生,都是军人,都应该用军人的标准和方式来教育。听说以后越来越多的4+1将慢慢取代四年的军校,他们真正的专业水平我先不做评价,毕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还用一年时间将垃圾学校的畜牧专业培养成为电子对抗工程,一个个出去砸海工的牌子。我只担心,从这里出去的那些人,那些穿着军装挂着军衔的人,是不是军人? 军校里,年轻教员多是文职,从地方大学直接入伍的比较多,她们对部队的理解往往像军事题材的电视剧那样浅显,对学员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自然直接帮助不大,怪不得她们。我很敬佩的那些老教授们。他们是军校的财富,他们是军校的脊梁,不仅仅是因为学问,更有对部队的热诚。但还有一大部分人,年纪轻轻,待在大城市求舒服,提起基层部队一脸鄙夷,时时考虑着待遇,刻刻考虑着后路。真的,这种人随处可见。我们可以想象,一群对部队无知的学员,在一个对部队无情的队干教育下,会是个什么样子?会是个什么未来? 一到大四,所有本科队,凡是当年高数能考及格的都想考研,高数不及格的便尝试不考数学的马哲等专业。这其实本是岗前锻炼的大好时机。我不是说考研不好,当然要打好知识基础做高素质的军人,但是事实是怎样呢?有人考研为了留校,考研为了考博,考博为了转业,还一脸无辜,“高学历在部队真没有什么发展”。军队里高学历高素质的指挥人才、参谋人才实际上是太少了。目前干部使用问题上是有弊端、迈不开步子,但绝不是人们接受培养、然后离开的最佳借口。国防科大一个网友,博士,天天想着如何转业,我好心帮她出主意,生个二胎吧,准好使,结果她说,郁闷,老公是朝鲜族的,可以生。 是怎样的风气和导向,让学员们纷纷追求舒适和所谓学历?哪怕他自我一点,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都可以理解。关键是,很多人对部队真的没有感情,这是最可怕的一点。我们的科研,不光是为了要来资金改善生活,而是服务于战斗力。老教授为什么可以手握上千万的经费而骑自行车,风雨无阻地去实验室,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军人,与泥地里摸爬滚打训练、驻守偏僻小岛的战士们同样,都是军人。 装备的建设,战法的研究,等等,有一大部分是军校的责任,但军校更光荣的责任,是培养这些年轻人。他们是冲锋陷阵的军人,而不是沐浴和煦春风,迎接明媚阳光的当代大学生。 前些天,现在在海工读研的老同学,说去木兰湖体能训练,让我帮忙构思个横幅,我说,“练就强健体魄,铸就全面素质,成就非凡事业。”不知道后来他用了没有,但这是我对这次活动的理解。在网上看到,许多人大发牢骚的,哀叹丧失了暑假。很令人气愤。你丫是不是还怕被晒黑啊?现在各个军校陆续弄了心理素质训练场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