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理论试卷.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服务的相关理论 服务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服务业的相关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延伸 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延伸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1、价值理论前瞻——一些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 价值理论是所有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 (1)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使用价值-效用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交换的比例 商品或服务交换的比例 由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决定。 (4)价值量-价值的大小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两分法: 2.1 概念:经济学把人类的劳动成果分为商品与服务两部分。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2.2 两分法的成因 2.2.1历史成因: 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去取决于两项指标:该产业吸纳的就业量占比和产值占比。二战后服务业的突飞猛进,使得必须思考和研究服务与商品的差别与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割裂问题。 2.2.2 服务与商品存在感性差异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2.2 两分法的成因 2.2.3 理论研究对服务的不同看法 (1)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法:《国富论》提到劳动价值论,把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他认为: 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 生产性劳动创造物质产品,非生产性劳动的产品是无形的; 生产性劳动创造财富,非生产型劳动消耗财富。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2)马克思的看法: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对斯密劳动价值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生产劳动第一定义: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因此认为仅农业和工业劳动创造价值。 生产劳动第二定义:生产劳动被定义为生产商品的劳动。 马克思论断:生产劳动创造价值,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 结论 理论研究中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界分导致服务或被排斥在古典价值论逻辑之外或作为“异物”附着于商品价值运动的逻辑体系。 必须另寻途径,解决这个理论与实践中的难题。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3、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理论家对劳动价值论(尤其是价值规律)的五次大讨论: 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孙治方为首展开讨论与研究,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第二次, 20世纪70年代末期,讨论涉及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关系等 第三次, 20世纪80年代初期,“孙(治方)于(光远)之争”(“宽派”“窄派”“中派”之争) 第四次, 20世纪80年代初期,“谷(书堂(苏(星)之争” (价值创造的一元论与多元论讨论) 第五次, 世纪之交,百家争鸣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3.2 新形势下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挑战 挑战1,来自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外部,即要素价值理论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资本、自然资源等能否创造价值? 挑战2,来自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内部,即劳动创造价值,但是否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呢? 第三产业的崛起要求对其进行定论!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3.3 理论发展的路径: 理论困境需要解决,有发展才有出路。 路径1,直面外部挑战,扩大劳动外延,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单纯的体力劳动扩展到脑力劳动和管理劳动。资本家的管理和决策等脑力劳动同样创造价值。 要求:劳动外延只能延伸至“身或心之劳作”不应扩大到非劳动要素的范围,否则就是要素价值论,而不是劳动价值论了!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路径2,直面内部挑战,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服务领域的劳动,把劳动价值论拓展到第三产业,以服务产品理论补充劳动价值论。 服务价值理论: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使用价值—服务产品价值 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二重性,其价值由第三产业劳动者创造,不是再分配转移。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4、效用价值理论 4.1 效用价值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效用价值理论通过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对物品主观心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一般效用论(早期)和边际效用论(近期)。 效用价值理论是西方经济理论中价值理论的主流,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只有从创造效用的角度才能把服务劳动的成果列入财富之内,才能把服务经济归于国民经济大体系之内。 第一节 服务的相关理论—服务价值理论 4.2 效用价值理论的核心——效用 ◆效用是人的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也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中获得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 ◆财富是已累积起来的效用,它可以贮存起来以供将来之用,其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