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政(本)社会调案例 (2013.08)
案例一
“单独二胎”政策再入官方议程
来源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年08月02日 作者:李微敖
延宕数年的“单独二胎”(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如进展顺利,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这是接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人士近日向本报记者透露的消息。
据接近国家卫计委决策层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实际上,国家卫计委已经重启“单独二胎”的方案,最早今年底、最晚明年初或可开始试行。相关权威专家进一步透露,一项“更为大胆”的方案也在酝酿中,那就是2015年,即“十二五”结束之后放开“二胎”政策,即届时夫妻双方,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酝酿,曾在2011年接近成熟。当年5月,国家人口计生委下辖的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提交《关于〈完善单独政策初步测算报告〉的报告》。同年7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半年工作暨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形成共识:在自愿原则下,可选择一些试点省份进行“单独二胎”试点。
主流的人口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激增,还能带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化,缓和社会矛盾等诸多益处。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时的国家计生委选取了甘肃省酒泉市、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河北省承德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个地区的农村进行全面“二胎”试点——即无论夫妇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也无论他们的第一胎性别,都可以生育第二胎。试点的结果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酒泉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一直低于甘肃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并未出现反对者所担心的人口激增。
2010年11月进行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主要数据,也被外界认为是有利于推动中国人口政策的放宽调整。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40亿人;年均增长率0.57%(2000-201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为13.2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女为100)。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已属于“轻度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直接后果就是,数千万男性“光棍”的出现。根据人口普查资料等计算的结果是,到2020年,中国约有11200万25岁-35岁的男青年,而相应20岁-30岁的女青年约有7200万。届时,光棍可能超过4000万人。或者说,不到3位适婚男性中就有1位单身。
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问题,2007年1月时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曾公开表态说,这一问题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有一定关系。
其实早在“六普”数据发布前,包括时任国务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内的数位官员就曾预计,“六普”主要数据出炉之时,“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时间表也将确定。
来源于 《新世纪》 2013年第30期
“智慧城市”概念2008年由IBM提出,旨在运用信息化工具和技术支持包括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在内的新城市生态系统。
这一概念正在中国受到热捧。在今年上半年在上海举行的“2013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电信巨头和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力推的概念正是智慧城市。
大展台上有不少智慧城市的产品:能即时了解道路车流情况并提前预警的智慧交通,可以远程登记、挂号甚至视频问诊的智慧医疗,通过一卡通维护社区安全、提供社区服务的智慧社区??几乎囊括城市生活需要的所有公共服务。
产品如此丰富,那么,当下,智慧城市是否真正有需求?或者说,智慧城市这一市场是否被真正打开?
按公开数据,智慧城市似乎形势一片大好。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有320个城市共投入3000亿元建设智慧城市,政府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70%,98%的行政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成绩单也相当不错。
不过,一位专门为各地方政府做智慧城市咨询的专家告诉我,或许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说,智慧城市最主要的技术是传感器、无线通信、网络架构、数据分析与挖掘,现在只要是与这些技术沾边的,都被算做“智慧城市”,投入规模看上去自然就很大,“可是,这里面的很多东西如监控系统是以前就有的,真正创新的产品并不多”。至于市场需求,现在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是由政府推动、企业配合,希望以此带动信息消费市场。
“这个大方向是对的,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智慧城市是需要长远规划的项目,但是地方官员因任期的原因,可能造成智慧城市的很多子项目非常短视。”这位咨询专家认为,“如果真正的市场需求迟迟无法起来,就像无源之水,很难维系下去。”而且,至少现在看来,市场还处于培育期。某运营商在一座重点城市进行的智慧水产养殖项目,历时两年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7T4871-2025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技术规范.pdf VIP
- 医疗美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docx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表单 知识产权组织环境、相关方需要和期望分析一览表[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冰雪雕设计及制作工程招标示范文本.doc VIP
- 广州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微改造正式.pptx VIP
- 19028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工程施工项目) (1).docx VIP
- 嘉世咨询-嘉世咨询2025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现状报告.pdf
- 招生话术培训课件.ppt VIP
- 教学课件-看得见的声音-.pptx VIP
- 安徽省血液透析管理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