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体液之间关系:
细胞内液 淋巴
血液并不全是体液,因为血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3、内环境: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的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6、血浆中渗透压:
①什么是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__________的吸引力。
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____________的数目,____________越多,即 ___________越高,渗透压就越大。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主要是Na+、Cl_)和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③实践应用:人体输液时输入的0.9%的盐水(也叫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___________,这样的溶液叫做___________溶液。
细胞在等渗溶液中即不发生渗透吸水,也不发生渗透________,能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7、血浆的酸碱度:血浆的PH为7.35—7.45。
调节方式:血浆中的____________的缓冲作用。如:NaHCO3/H2CO3 ; Na2HPO4/ NaH2PO4
8、内环境的稳态:
①稳态:是指内环境的 和____________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是一种____________稳定状态。
②稳态的维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_作用,在各器官、________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与内环稳态的维持直接相关。
③稳态的调节机制: 网络共同调节。
④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 →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①兴奋是以_________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也叫__________。
②神经冲动是怎样产生的?
静息状态(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 → 受到刺激 →受刺激部位发生膜电位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 。
③神经经冲动产生的离子基础:
静息电位的产生:神经细胞内_______浓度明显高于膜外,静息时,由于___________,使膜外阳离子高于膜内,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细胞外_______浓度明显高于膜内,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________增加,Na+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
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可 向传导。但在反射弧中是______向传导的。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到后一个神经元是通过___________(结构)完成的。
②突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③突触小体:由_______末稍经过分枝后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内有________、__________(提供能量)。特化的突触小体膜形成突触______膜,可以与其它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④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过程:
兴奋传至神经末稍时,__________受到刺激→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以________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________→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变化(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由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⑤传递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普拉提和瑜伽馆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极速60秒.ppt VIP
-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doc VIP
- 项目插花艺术-全校公选课.doc VIP
- 极速60秒的图片.ppt VIP
- 展频IC规格书之 SSDCI1108AF _REV3.1.pdf VIP
- 2024 CCF非专业级别软件能力认证(CSP-S)第一轮真题.pdf VIP
- TCFNA6104-2022 食品安全-月桂叶(香叶).pdf VIP
-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欢快流畅的线》教学设计 .pdf VIP
- 三水平立井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提升钢丝绳更换安全技术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