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七年级上北京课改版6.22《陋室铭》课件 (共43张PPT)
刘禹锡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铭”这一文体的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文意。 自学提纲 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铭”这一文体的特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借助注释、工具书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解题:关于“铭” 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得畅顺,读出感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名 m ing 灵 l ing 馨 x in 青 q ing 丁 d ing 经 j ing 形 x ing 亭 t ing 当堂练习 1、注音 陋室( ) 鸿儒( )案牍( ) 2、解释词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 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 劳形: 3、翻译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填空 《陋室铭》作者——,是——朝诗人。文中押韵的字是名、—、—、 青、—、—、—、和—。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课外作业 背诵课文 基础训练一、二、三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主旨。 2、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 3、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学提纲 1、读课文,找出点名文章主旨的句子。 2、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作者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的?为什么这样写? 3、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 4、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 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6、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馨”,从而点明短文主旨。 仿写作品之一 教室铭(讽刺某些学生)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发短信,寻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阅金庸。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当堂练习 1、本文的主旨句是: 2、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3、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课外作业 1、基础训练 2、课外预习《诗词曲三首》。 山 水 引 景人事 描 庐 亭 赞 陋 室 铭 (不陋) 托 物 言 志 淡泊名利 安贫乐道 (德馨) 本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托物言志) 探 究: 本文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志趣,对于作者这种思想,你有怎样的看法呢? 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调素琴, 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2.填空: (1)全文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 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2)写景色之雅的句是: 。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4)作者运用 手法, 抒发了作者的 情怀。 朗读欣赏 自 学 检 测 看谁读得好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01章 走近细胞复习(测)-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原卷版).doc
- 第01章 测试题-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doc
- 第01章 走近细胞复习(练)-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1)(原卷版).doc
- 第01章 走近细胞复习(练)-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1)(解析版).doc
- 第01章 走近细胞复习(练)-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解析版).doc
- 第01章 走近细胞复习(讲)-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1)(解析版).doc
- 第01章 走近细胞复习(测)-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解析版).doc
- 第01章 走近细胞复习(讲)-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原卷版).doc
- 第01章 走近细胞复习(讲)-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解析版).doc
- 第01章 走近细胞复习(练)-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