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江河荆紫关水文站“7·24”暴雨洪水分析.doc
丹江河荆紫关水文站“7·24”暴雨洪水分析
摘 要 2010年7月22日至25日,丹江流域出现连续强降水过程,支流武关河、银花河流域等处遭遇特大暴雨,致使荆紫关水文站出现了1951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文章分析了这次暴雨洪水的成因与特性,有利于进一步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和变化规律,为丹江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暴雨;洪水;分析
中图分类号:P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156-01
1 概述
丹江是长江中游汉水的一条重要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丹江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山脉凤凰山南麓,自西向东流经陕西省的商州、丹凤、商南县后进入河南省淅川县,后汇入丹江口水库。丹江干流全长287 km。流域面积16812 km2。丹江在陕西省境内植被较好,因河流切割,地貌起伏变化很大,山大沟深。
丹江流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而敞开,有利于东南暖湿气流向该区域内浸入,夏季炎热局地暴雨较多,秋季阴雨连绵。流域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年降水量随地形高度增加而递增,因而中上游山地为多雨区,且暴雨较多,河谷及附近川道为少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3 mm,最大年降水量为1072 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丹江水系洪水是由暴雨产生,具有陡涨陡落、洪峰高、历时短的特点,对下游及汉江防洪安全影响较大。
荆紫关水文站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属国家基本水文站,是丹江口水库的入库控制站,担负着防汛测报和经常性收集水文资料的任务。2010年7月22日至25日,丹江流域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持续性降雨过程,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在70 mm~200 mm之间,暴雨中心武关降水量达295 mm。加之7月中旬流域内已有较大连续降水,致使荆紫关水文站7月24日出现洪峰流量8790 m3/s,为该站1951年设立以来的实测最大洪水。
2 暴雨分析
2.1 暴雨成因
7月22日至25日,受西太平洋副高压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造成了此次强降雨。
2.2 暴雨过程与降水量
受上述天气系统影响,丹江流域降雨过程自7月22日14时开始,至7月25日20点结束,整个降雨过程历时78小时。降水量最大为武关站的295 mm,其他各站雨量均在60 mm~290 mm之间。
2.3 降雨时空分布
此次降雨过程,强降雨带位于武关—花园村一线,流域中部武关河、银花河汇水区域降水量明显大于其他区域。其中武关站降水量295 mm,路沟、铁峪铺、花园村等站降水量都在200 mm以上。丹凤站以上降水量相对较小,除金陵寺降水量173 mm外,其他各雨量站点降水量大多在60 mm~120 mm之间。
从时程上看,7月22日14时后,流域内各站普降中到大雨,降水量大多在10 mm~40 mm之间,上游降水量普遍大于中下游。23日8~20点,各站持续小到中雨。集中降雨时段出现在23日20点后,上游的麻街、金陵寺、两岭等站先出现强降雨。24日2~8点,是全流域降雨最集中时段,中部支流武关河、银花河汇水区域此时段降雨强度最大,其中武关站24日2~3时1小时雨量达65.4 mm,6小时降水量达147.4 mm。此后降雨中心有向下游推进趋势,过凤楼站24日8~14时点后出现较强降雨。
2.4 降雨特点
1)雨量大,降雨覆盖整个流域,部分站点次降水量在200 mm以上,且7月中旬流域内降雨充分,土壤含水量较大。
2)降雨强度大,多站6小时降水量超过100 mm,极易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此次降雨,从各站降雨过程时空分布上看,强降雨中心有自上游向下游移动的趋势,与洪水走向基本一致。
3 洪水分析
受持续降雨影响,丹江支流银花河竹林关站、武关河武关站相继出现特大洪水,竹林关站最大洪峰流量1550 m3/s,武关站最大洪峰流量2020 m3/s。荆紫关站最高水位217.39 m,洪峰流量8790 m3/s。
3.1 洪水过程
7月22~25日的连续降雨,致使流域内各站水位22日20时后普遍开始上涨。特别是23日20时至24日8时武关河、银花河汇流区域上强降雨,使两站水位在24日0时后快速上涨,竹林关站8:30分出现洪峰流量1550 m3/s,武关站8:40分出现洪峰流量2020 m3/s。
受7月中旬流域内大面积降雨影响,荆紫关站7月18日23:30曾出现洪峰流量为1240 m3/s的较大洪水,尚未落平,22日20点后就开始复涨。银花河洪水在汇入干流后,推进到武关河口与武关河洪水叠加,和沿途继续汇入的干支流洪水一起向下游推进,荆紫关站24日6点后水位快速上涨,最大涨率为2.83 m/h,1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