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对照研究.doc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对照研究 项目名称: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的研究。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干预措施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治愈率的影响。 方法:随机筛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2000例,发现有生殖道感染者782例,感染患者被分成两组并实施不同干预管理,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治愈率。 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X2 0.66,P 0.417);但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治愈率为63.0%,对照组为34.6%,干预组临床疗效明优于对照组(X2 63.26,P 0.01),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治愈率为92.0%,对照组为37.2%,干预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X2 258.93,P 0.01)。 结论:加强规范治疗和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保健知识的认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及时到院就诊,降低生殖道感染发病率。 关键词: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36-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为一个城市的贡献毋庸置疑,而流动人口管理也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中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保健问题尤为突出[1]。生殖道感染不但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影响人口素质。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治愈率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随机筛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发现的生殖道感染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干预管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期间,对我地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随机选取2000例,发现生殖道感染疾病782例,感染率为39.1%。研究对象年龄在20-49岁之间,排除月经期间、妊娠期及阴道用药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0例和对照组382例。 1.2检查方法。①由妇科医师双合诊的方式进行妇科生殖道感染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宫体、附件等;②实验室人员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查,包括: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必要时作衣、支原体检查;③应用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1.3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有关外阴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宫颈糜烂的诊断标准。 1.4对症治疗和干预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包括:①外阴炎可病因治疗及局部用药。②滴虫性阴道炎给予甲硝唑500mg,2次/d,连用7天,阴道局部用药,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00mg,每晚1次,连用7天,与此同时,性伴侣同时治疗。③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给予局部抗真菌治疗:a.于阴道内放置咪康唑栓剂,每晚1粒(100mg),连用7~10天;b.克霉唑栓剂,每晚1粒(150mg)放置阴道深部,连用7天;c.臭氧冲洗,每天一次,连用三天。④细菌性阴道病:a.甲硝唑500mg,2次/天,口服,连用7天或克林霉素300mg,每天二次,连用7天。b.甲硝唑泡腾片200mg,每天一次,连用7-14天。⑤宫颈糜烂建议TCT检测后给予药物联合物理治疗。 干预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健康和治疗宣教,包括发放健康手册,开展生殖道感染健康讲座,免费发放安全套,同时开展妇女病查治,建立感染患者专家门诊咨询室,对患者及配偶诊治情况随访。观察用药后的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的临床疗效。 1.5疗效评价。自觉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致病菌转阴者为治愈;复查致病菌为阳性者,无论临床症状是否消失均为未治愈。 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782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中,其中20~29岁214例,30~39岁307例,40~49岁261例;生殖道感染疾病包括外阴炎71例,滴虫性阴道炎47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60例,细菌性阴道病242例,宫颈糜烂162例。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年龄结构分布无明显差异(X2 5.34,P 0.07);两组所患疾病构成有统计学差异(X2 25.31,P 0.01),干预组外阴炎比例(6.5%)低于对照组(11.7%),滴虫性阴道炎比例(9.7%)高于对照组(2.1%)。详见表1。 2.2干预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 0.417;但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治愈率为63.0%,对照组为34.6%,干预组临床疗效明优于对照组(X2 63.26,P 0.01),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治愈率为92.0%,对照组为37.2%,干预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X2 258.93,
文档评论(0)